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2025年是中國—東盟自貿區成立15周年。中國海關總署近日發布的信息顯示,目前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已經實質性結束,雙方將在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等新興領域拓展互利合作,在標準和規則等領域加強互融互通,共同促進貿易便利化及包容發展。
多家外媒密切關注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進展,認為在當前國際背景下,中國與東盟堅定支持自由貿易,意義非凡。
“自貿協定的條款對企業很有吸引力”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經貿往來保持良好增長勢頭。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東盟繼續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進出口佔中國整體外貿的比重提升到16.6%。中國與東盟共同致力於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雙方的產業鏈聯繫緊密,帶動了上下游產品的進出口快速增長。
中國—東盟自貿區始建於2002年,雙方先後達成並實施了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於2010年建成自貿區。2015年,雙方達成升級協議,形成自貿區2.0版,協議於2019年全面實施。2022年11月,雙方正式啟動3.0版升級談判。
2024年10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升級談判實質性結束。自貿區3.0版在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等新領域作出承諾,加強合作關係。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稱,東盟和中國連續多年互為最大貿易夥伴。升級後的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將強化現有規則並引入新內容,以改善海關程序、供應鏈連通性、消費者保護以及經濟技術合作等。
“中國—東盟自貿協定的條款對企業很有吸引力。”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稱,自貿區3.0版本新增的電商、消費者保護等條款,很受馬來西亞中小企業關注和青睞。許多企業希望從新版自貿協定中受益。
越南媒體《越南投資評論》報導稱,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已取消了越南輸華商品約95%稅目的關稅。中國也對其他東盟成員國實施了同樣的關稅減免措施。新版協議將創造更有利的市場准入條件,還將為投資者和投資提供保護,為投資者營造更加透明、便利和安全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