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典型應用形態之一。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包括具身智能在內的未來產業。
一些工廠、大學、科研機構、人工智能公司等正在率先使用人形機器人。
優必選最近發布的視頻裡,在極氪汽車工廠,兩台高1.72米的機器人Walker S1面對面站著,它們同時向對方點了點頭,隨後張開手臂,協同搬運一個長1.2米、寬50厘米、高40厘米的物料盒。
“機器人的工作效率約為熟練工人的70%。”樂聚公司創始人冷曉琨說,目前已進入車廠實訓的機器人“誇父”,幹不了像打精密螺絲等高級技工承擔的複雜工作,而是幹繁重、泛化性強、高度重復的活,如搬運大小、顔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揀不同形狀的零配件等。
暫未打算讓機器人進工廠的宇樹科技,近期在京東、速賣通等海內外電商平台陸續“上新”。宇樹產品有兩類:四足機器狗主要面向C端消費者,人形機器人主要面向開發者。
宇樹市場總監黃嘉瑋表示,去年宇樹人形機器人銷售到100多個國家與地區,核心用戶是大學、科研院所、科技AI公司等。用戶在宇樹硬件上做二次開發。
全國多地圍繞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布局在加速。目前,北京、上海、深圳、重慶等10餘個地方政府已建立和籌備建立產業基金。
在投資界,機器人公司熱度也日益升溫。據創業投資和新興科技行業數據服務商IT桔子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具身智能賽道的50多家企業獲得超60億元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