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那些被文學照亮的村落
http://www.crntt.hk   2025-04-14 11:25:30
在湖北神農架林區紅花坪村,一位民宿經營者在整理民宿內的書架。(圖片來源:新華社)
 

  苗寨深處,一樹詩意的常青鬆

  講述人:貓貓河文學節策劃人、貴州黔東南州青年詩人 李江富

  從黔東南雷山縣城向西北方向盤山而上,不久便能望見一座古朴的苗鄉寨門。順著嵌滿詩詞佳作的小巷往上走,便到了貓貓河村。這個苗語意為“老虎栖息地”的古老村寨,如今因文學變得熱氣騰騰。

  2017年,我參加貓貓河村舉辦的首屆苗綉節活動,意外發現村委會在搞詩歌比賽。這事把我這個文學青年的勁兒勾起來了。從小在苗寨長大,見過鬥牛賽馬的熱鬧,還沒見過山里人寫詩。我和村幹部們商量:“要辦就辦個像樣的。”

  沒有宣傳,我就用自己的公眾號發布征文信息,又求助文學圈內網站轉載,千方百計擴大征文範圍;沒有經費,我們就跑遍縣城拉贊助,一點一滴攢夠了征文獎金……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不少文學愛好者得知了貓貓河文學節,開始踴躍創作投稿。

  一晃眼,貓貓河文學節已經成功舉辦了6屆,先後征集到3800餘篇(首)詩歌、詩詞、散文、報告文學等作品,共計150餘萬字。

  “貴州山溝溝里出了個‘文學窩’。”隨著文學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僅有諸多詩人、作家來采風,還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村民們返鄉創業,搞起了民宿、餐飲和研學活動,把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漫步村中,古朴的吊腳木樓、盆栽的鮮花、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皆是豐饒的詩境。

  “現在,村民們不但懂詩,還會自己搞創作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餘曉成總會自豪地向來訪的客人們講述村里的變化——圍坐在村後成蔭古鬆樹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00後苗家姑娘,更多村民主動拿起紙筆,閑談稼穡,詩敘農事;村活動室里,遠道而來的客人們和村民們一起舉行詩歌座談會,吟賞煙霞,共話桑麻。

  現在,大家的勁頭可足嘞。正如貓貓河村村民餘不悔在詩中所寫:“勢如村頭迎客鬆,迎著朝陽披霞光。深扎力長展雄姿,誓爭苗嶺第一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