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彭章英:探索色彩的治愈力量
http://www.crntt.hk   2025-03-28 10:39:29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彭章英在廣州南沙國際會展中心參加“多多俠·產投杯”創新創業項目路演賽。(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彭章英,陶術工作者。她致力於探索色彩心理學在陶瓷中的治愈力量,以當代藝術豐富中國陶瓷,傳播陶瓷文化。

  夢想起航

  彭章英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際預科純藝術專業。2015年,她赴英國金斯頓大學深造。

  本科畢業展上,彭章英策劃了一場題為“留下你的顔色和形狀”的彩色橡皮泥互動裝置藝術展,吸引了400餘名觀眾參與互動。她將不同顔色的橡皮泥圈懸掛於展廳上空,每個圈內嵌入一張溫馨的黃色卡紙。參與者挑選心儀的橡皮泥圈,發揮創意,捏制獨一無二的彩色橡皮泥作品,附在卡紙上。

  這些個體的藝術作品匯聚起來,共同構築了一個充滿生命力的色彩矩陣。“參與者都很喜歡我的互動裝置藝術展,並期望能有周邊產品來紀念這段美好時光。這份來自觀眾的心聲,成為我的創業初衷。”彭章英說。

  2018年,本科畢業後的彭章英選擇回國。她來到景德鎮,開始探索陶瓷色卡與非遺絞胎工藝,並進行短期市場調研。同年,彭章英創立了自己的陶瓷首飾品牌“小小”。她介紹道:“這個品牌名寓意著:小小陶火,可以燎原。我心中的理想就像小小的星火,點燃著我,驅使我不斷向前,用色彩點亮一個全新的世界。”

  2019年,彭章英再次前往金斯頓大學攻讀研究生,她專注於色彩心理學、陶瓷色卡和大型互動裝置藝術的研究。“我立志一定要做出獨一無二的、具有色彩心理學治愈意義的精神內核產品。”她說。

  在深入研究色彩的過程中,彭章英廣泛搜集了市面上所有的潘通色卡。她堅信:“要達到獨一無二,就必須將每個人的性格色彩融入其中。”於是,她將紅、橙、黃、綠、青、藍、紫等基礎色調重新編排與組合,創新性地開發出4萬組性格色彩潘通色卡系統,旨在滿足不同消費者對色彩的心理需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