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強化“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責任擔當
http://www.crntt.hk   2025-03-19 17:54:05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網評:強化“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責任擔當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馬小強

  仲春時節,大地復甦。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圓滿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經濟大省要挑大梁”。能力愈大,責任愈大。當前正值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經濟大省需要打頭陣、勇爭先、走在前、作示範。

  2024年,從經濟規模看,廣東、江蘇等經濟十強省份,以全國約兩成的國土面積,貢獻了超六成的GDP;從經濟增速看,十強省份有7個跑贏全國5%的平均增速;從生產端看,十強省份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占全國49.4%、63.5%、60.5%;從需求端看,十強省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國占比超63%,成為大力提振消費主戰場。經濟大省是名副其實穩住全國經濟基本盤的“壓艙石”“頂梁柱”,是觀察中國經濟新動能的“指南針”“風向標”。

  “經濟大省挑大梁”,是殷殷囑托,更是明確責任。各地需盡快鋪開“施工圖”,招領“任務書”,壓實走穩各項工作。今天的改革,改的是難中之難、革的是硬中之硬。面對過去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造成的諸多艱難險阻,敢不敢“破難題”“拆藩籬”“動奶酪”“舍利益”,深刻考驗著各經濟大省。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把握好中央在資金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的相關政策,拿出挑大梁的實際成效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從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到經濟大省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黨和國家對相關省份的要求在加深,其所肩負的責任也在變大。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三個方面的“設計圖”已細化。要牢牢把握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這條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去年9月,江蘇會同教育部落地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同年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首次超過50%。江蘇當前正聚焦“1650”產業體系,著力在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前沿基礎研究策源、企業自主創新引領等方面下功夫。

  經濟體量大,向前發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動力。經濟大省要按照先行先試、內外兼修,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不斷除障礙、增動能的要求,積極探索改革深水區,努力啃下改革硬骨頭。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內卷式”競爭。要以“主動之姿”持續深化開放格局,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比如,乙巳蛇年開工伊始,山東召開“新春第一會”,部署深化融資平台和城投公司轉型改革、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改革等10項重點改革。山東當前正在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集成改革行動,規劃建設京魯科創合作平台,支持臨沂、濟寧、棗莊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