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圖為在杭州樂園門口,一只機器狗與遊客互動。\中新社(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據大公網報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16日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簡稱“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項重點任務,全方位擴大內需,惠及民生。行動方案將“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放在首位,同時明確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地方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
專家表示,方案不僅構建了“短期刺激”與“長期轉型”相結合的內需擴容框架,更以創新驅動為核心,推動消費升級與產業鏈優化形成雙向賦能,有利於激活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將有效增強國內經濟韌性,助力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AI加速滲透消費場景 催生萬億級市場
行動方案將“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放在首位,部署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扎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等多項工作。
其中,聚焦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和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行動方案明確,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加快打通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
此外,方案還提到,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接口、機器人、增材製造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開辟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對此,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表示,人工智能加速滲透消費場景,硬件端推動腦機接口、消費級無人機等技術成熟,可能催生萬億級“人機協同”交互入口市場。
“人工智能領域各種突破性成果已經開始影響生產生活,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對消費全產業鏈的改造提升,切中未來消費市場發展的脈搏。”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鄒蘊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