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艘海河游船航行通過天津中心城區金湯橋水域(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京津冀協同發展步入新十年,2月26日,天津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召開,總結2024年成效並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結合會議精神,聚焦“新十年”天津經濟發展的新機遇,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京津同城化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以前做新產品驗證,給北京的機構寄送樣品來回就要一周,如今上下樓就能解決問題。”中科芯創醫療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軼坤說,中關村(智造)中試服務平台落戶天津市河北區後,眾多天津企業享受到北京成熟的科創服務,成果轉化不斷加速。
近年來,北京科技創新優勢和天津先進製造研發優勢結合效果明顯。天津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雙認為,留住人才、進一步激發科技成果在區域內轉化的經濟效應,還需要京津兩地全方位加深合作。
“天津將接續謀劃新一批京津同城化發展重點任務,促進兩個超大城市產業業態、城市流量和經濟活力雙向提升。”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主任戴永康說。
這些重點任務包括加快推動北京中關村新一輪24條先行先試政策向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復制推廣,協同推進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提質增效等。
今年1月,由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天津中心和北京總部對接引育的天津智清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投產,其研發的粉體材料可以用於水質淨化、新型建材等多個領域。
“在兩地協同機制下,我們迅速獲得了5000平方米廠房和超2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從北京過來的企業負責人蘇振國表示,今年將借助天津的廣泛應用場景加速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