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京津冀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增至7個、累計推出230項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同事同標”政務服務事項、京津冀共建醫聯體115個……記者從2月20日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在京召開的發布會上瞭解到: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分別達到5.2%、5.1%、5.4%,區域經濟總量合計11.5萬億元。
今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新十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伯正表示,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的新階段。以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為統領,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三地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新兩翼”建設取得更大突破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2024年,北京疏解提質一般製造業企業104家,治理違法建設超2000萬平方米,城鄉建設用地再減量6.6平方公裡。
“去年,‘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為北京增添了一張世界級的文化名片。”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周浩介紹,嚴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北京不予受理與“四個中心”定位不符的登記業務累計達2.5萬餘件,“我們將繼續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組合拳’,用好騰退空間增補公共服務。”
東六環入地改造具備通車條件、廠通路全線通車、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北京城市副中心連續5年實現千億元投資目標,每年的千億元投資中,政府投資比重持續下降。”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介紹。
隨著行政辦公區二期建成投用,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有累計近3.3萬名工作人員遷入辦公。“今年,東六環路入地改造工程將建成通車,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將對外開放,‘灣里’商業娛樂綜合體也將開業運營。”胡九龍說。
京南120餘公裡,一座現代化未來之城正拔節生長。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已累計完成投資8354億元,開發面積覆蓋202平方公裡,總建築面積達5014萬平方米,4792棟樓宇拔地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