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吳大任還認為,電價調漲主要對象是工業用電,目前台灣的工業電價已幾無優勢,如果此次電價調漲再針對工業,可能會影響廠商留在台灣的意願,尤其是現在還要面對美國的高關稅政策壓力。
島內分析人士指出,高價購電以配合當局能源政策才是台電虧損的主因。根據民進黨當局目前的能源配比目標,2030年綠電30%、燃煤20%、燃氣50%。輿論指出,廢除發電成本低的核電,改以昂貴的天然氣及再生能源代之,導致“台電與消費者雙輸”的結果。
島內天然氣發電的成本還在增加。台灣唯一天然氣供應商中油公司日前宣布,3月份天然氣價格,電業用戶調漲3%,工業用戶平均調漲10%。
台電第三核能發電廠將於今年5月除役,考慮到電價上漲壓力,島內對核電廠延期服役的呼聲漸高。但台電表示,將“配合”當局廢核政策目標,還呼籲各界支持其位於基隆市的協和發電廠“以氣換油”計劃,即以燃氣發電取代燃油發電。
台灣輿論對民進黨當局“執拗廢核”的批評聲不斷。台媒表示,“核綠同行”已是全球潮流,拋棄燃料價格穩定且發電成本低廉的核能,不僅實現淨零排放無望,還會讓台電深陷財務危機。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民進黨當局不顧電價上漲衝擊民生仍執意廢核,可能與其增加美國天然氣進口的計劃有關。
據台灣媒體報導,中油公司已做好擴大採購美國天然氣準備,現正與阿拉斯加氣源開發商洽談採購細節。台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也表示,降低台灣對美貿易順差的相關工作“正在準備中”,美方“對能源有非常重大決心,盼能滿足美國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