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據央視網報導,如今的春運早已不再只是返鄉過年的代名詞,春運40天裡,人們的出行理由更加多樣。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僅春節假期8天,全國國內出游就有5.01億人次,同比增長5.9%;國內出游總花費6770.02億元,同比增長7.0%。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和消費能力凸顯我國消費的活力與韌性。
這個春運,超過3100公里的鐵路新線迎來“春運首秀”,出行更便利的同時也為旅遊產業帶來新機遇。在西部,鐵路聯通景區,川青鐵路開通後,旅客從成都坐動車,最快3個多小時可到達九寨溝;在長三角,連通蘇浙滬皖三省一市的大環線實現雙向運營,旅客發送量較去年春運同期增長6.3%。
亞冬會激發了“冰雪熱”。今年春運,日均近30萬人次的客流高峰與亞冬會賽事運輸叠加。鐵路部門增加牡丹江、佳木斯、漠河等冰雪旅遊熱門城市間的列車開行頻次,亞冬會賽區哈爾濱至亞布力間最短髮車間隔每7分鐘發一趟車。
內蒙古雪季長達7個月。今年春運,內蒙古利用烏蘭察布市西連呼和浩特、包頭,輻射京津冀等十餘個省市,以及集大原高鐵和京包客專在此交匯的地理優勢,推出7條冰雪旅遊精品線路。民俗列車、旅拍列車、非遺列車與東北花襖、樺皮畫、面塑、刺綉等非遺產品將車廂點綴出濃濃的雪國風味兒。
從短途“周邊游”到長途“主題游”,從文化體驗到休閑度假,多樣化的旅遊需求在立體交通網的串聯下得到更好滿足。在福建,首家高速公路服務區電影院在大年初一開業了。
超過460萬公里的農村公路如同“毛細血管”深入鄉村,讓偏遠村莊成為旅遊熱門打卡地。
人潮湧動活力足 旅遊消費節節高
今年春運,隨著航空網絡的豐富,越來越多城市間架起了便捷的空中橋梁,旅客多元化的出行不僅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消費,也讓更多享受免簽入境的外國人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澎湃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