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1月14日拍攝的廣州南站候車大廳。(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2月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後備箱是家鄉,方向盤是遠方。人們在春節團聚中積蓄了溫暖的力量,踏上返崗之路。
在春運的大遷徙中,很多東西沒有變:家的方向沒有變,團聚的期盼沒有變。很多東西又在變:無紙化進站乘坐火車、摩托大軍“退場”、C919上崗……
鐵路進入“無紙票時代”
日均到發旅客超過50萬人次的廣州南站人潮湧動,卻不再有乘客排隊打印車費報銷發票。而在過去,需要到專用機器上打印報銷憑證,人多時排隊打印發票至少需要10分鐘。
數十年來,中國的火車票走過了從卡紙車票、磁介質車票、“刷臉”進出站到電子發票的歷程。隨著2024年11月1日全面推廣數字化電子發票,我國鐵路客運車票實現無紙化。
乘坐火車出行的乘客首次享受到車票全面無紙化的春運旅程,不斷向前的鐵路春運迎來“無紙票時代”。
“如今,乘坐火車實現了網上購票、‘刷臉’進出車站、網上打印報銷發票,手持身份證就可通行無阻,旅客出行更方便快捷了。”廣鐵集團客運部新聞發言人彭翔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