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物館到歌舞劇,傳統文化融入生活
展廳內有一件備受遊客喜愛的文物——一只憨態可掬的水晶獅子。這只由透明水晶雕琢而成的獅子,不過一拳大小,乖乖蹲坐,耳朵貼在腦袋上,眼睛看著前方。以此為靈感,博物館打造吳越文創“獅如意”,衍生出水晶獅子鎮尺、三色盲盒、掛飾等文創產品。
博物館積極推動吳越文化元素的創新利用。從做工精美的胸針、發簪、絲巾,到秘色瓷皮囊壺等比例縮小的立體冰箱貼,以及秘色瓷主題杯墊和貼紙……50餘款吳越文化標誌性文創產品十分熱銷。
數據顯示,去年開館以來,吳越文化博物館已接待觀眾超15萬人次。從吳越文化博物館出來,可以順便游覽婆留井、功臣塔、吳越國王陵……映入眼簾的各類歷史遺跡,繼續講述著豐富的吳越文化。附近的衣錦街上,古水渠與吳越元素的雕刻交相輝映,將旅遊景區、千年古城、城市商業等進行有機串聯。
從歌舞劇《陌上花開》首演,到出版“吳越歷史文化叢書”,再到推動《錢氏家訓》進學校、進社區等“五進”工作……近年來,臨安區積極統籌文物保護和城市發展之間的關係,讓吳越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文化地標不僅承載著歷史記憶,更要在新時代煥發出新光彩。我們也將以此為契機,用好傳統文化資源,積極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臨安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