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紀檢監察幹部會同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深入企業督查,實地向相關企業負責人核查涉企獎補資金發放情況。(圖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涉企獎補資金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企業,資金能否公開透明、規範高效撥付,備受廣大企業關注。
為保障財政資金有效支撐實體經濟,江蘇省揚州市紀委監委持續強化專項監督,護航先進製造業發展。揚州市江都區紀委監委在查處市場監管、工信、供銷等領域違紀違法問題過程中,緊盯涉企獎補資金申報、審批、撥付、監管等重點環節開展精準監督。針對涉企獎補資金使用管理中暴露出的問題,江都區紀委監委分別向三家單位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著力破解涉企獎補資金規範難題。
找准病灶——深化涉企獎補資金使用管理專項監督
“企業主徐某某名下有5家關聯企業多次領取獎補資金,總計23萬元。”2023年,江都區紀委監委開展營商環境領域專項整治期間,專項督查組比對674家企業數據時發現徐某某關聯企業獎補頻繁,背後疑似存在問題。
督查組隨即開展核查,發現徐某某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武堅分局原局長孫鴻鳴之間資金往來較多、數額較大。
經查,孫鴻鳴利用其在知名商標、著名商標、國際商標方面政府獎補政策審核申報的職務便利,與第三方中介機構相互勾結,以權力入股形式開辦“影子公司”,通過企業獲取政府獎補資金後,從中收受賄賂73萬餘元。最終,孫鴻鳴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並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我們壓茬推進,在開展營商環境領域專項整治的基礎上,針對涉企獎補資金使用管理中暴露出的問題開展專項監督。”江都區紀委監委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2024年以來,全區紀檢監察機關以點拓面,緊盯關鍵部門、關鍵崗位,開展涉企獎補資金使用管理專項監督,深挖嚴查背後權錢交易、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等突出問題。
記者點開“江都區涉企獎補資金雲平台”,發現涉企獎補資金包含多種獎補類型,涉及20個主管部門、多個行業。江都區紀委監委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說,衹有多方聯動、同向發力,才能讓監督精準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