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網評:粵港攜手增強經濟“抗逆力”
來源:大公網 作者:陳子遷(吉林省政協委員、香江聚賢法律專業人才委員會主任)
日前美國宣布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表示,加征關稅對香港同樣適用。特區政府昨日已決定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以捍衛香港的合法權益。筆者認為,香港在堅定維護自身利益,保持反制權利的同時,必須更加積極應變、求變,做好應對貿易戰帶來衝擊的準備。特區政府近年積極開拓“一帶一路”國家和中東、東南亞和南美等新興市場,在金融、創科、商貿,以至文化等領域的合作關係顯著加強,未來更須大力推動,把合作平台搭建得更寬闊、更穩固。
香港作為自由港和國際金融中心,多年來都是美國企業進入內地市場的重要樞紐。美國對本港產品加征額外關稅是無視基本法第116條及世貿組織肯定本港作為單獨關稅地區的地位。美國對本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達2715億美元,是其全球貿易夥伴中最高。因此,美國向本港貨品加征關稅,純屬是傷人亦傷己,不但解決不了自身的問題,更會對全球經濟帶來負面的效果。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港美貿易對雙方有利,要繼續推動兩國人民連結;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抓機遇促發展,發揮香港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投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建設。香港工商界更應以前瞻性思維投資創新科技,打造出更多DeepSeek,以發展應對貿易戰衝擊。
近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表示,要以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托起一個具有雄厚實力、充分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無窮魅力的新廣東。
產研融合釋放科創潛能
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釋出的信號,為粵港合作帶來廣闊的空間,也給香港推進高質量發展帶來極大的機遇。香港應加快與廣東進行產業科技創新融合,發揮自身服務專業化的獨特優勢,主動與廣東高質量發展對接,為香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注入更持久更強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