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甚至,在當前就業環境惡劣、“一崗難求”的市場下,惡性內卷隨之誕生。企業員工為了獲得安全感或晉升機會,哪怕是在休息期間,對於公司下達的加班任務,也只會默默忍受,不敢拒絕更不敢討要補償。於是長此以往,“無償加班”之氣蔚然成風。甚至在近幾年的招聘市場上,還有企業以“是否接受無償加班”為借口對應聘者進行篩選。
所以,“隱性加班”之局怎麼破,兩會的這份提案就提供了較好的參考。首先,在國家層面要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修訂標準工時,對線上加班和工時補償作出明確界定。不讓模糊的“加班”概念成為員工被壓榨的借口。其次,要健全維權機制,加大社會的監督和保護力度,讓勞動者在面對不合理無償加班時有維權渠道,不再因拒絕“加班”而喪失同等的就業機會。最後,引導用人單位履行社會責任,對勞動者給予人文關懷,合理安排工作定額和休息時間,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