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時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近日在北京再度召開,為新時期城市發展提出明確的發展路線圖,為我國城市建設與治理指明了方向。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時隔十年再度召開,是中國城鎮化轉向‘存量提質’階段的里程碑事件。”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城市發展研究室副主任黃金川表示。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指出,時隔十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再度召開,兩次會議因所處城市發展階段不同,背景也大相徑庭。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時,中國城市發展正處於大發展時期,提出了諸多新工作要求以應對發展難題。而此次會議召開之際,城市發展已從規模擴張邁向存量提質增效新階段,內涵式發展成為關鍵,為未來城市發展提出了新課題。
“以人為本”更加突出,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是目標。此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人民城市”概念被多次提及,從“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到“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為目標”,再到“深刻把握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定位,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系列表述凸顯了這一理念的核心地位。
同時,會議指出,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
數據是最有力的體現。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3.1%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67%;2013年到2024年,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5億人;2024年,27座城市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元。
黃金川表示,我國城市發展正從“增量擴張”轉向“內涵提升”。當下,城市發展需聚焦城市更新、治理優化與房地產轉型,徹底摒棄規模導向的路徑依賴,轉而在品質提升、功能完善與民生改善中探尋新的增長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