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導,華燈初上,對於愛好舞蹈的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居民李曉瑩等人來說,銀水東路一側的縣委大院,是她們這幾年來練舞的好去處。
每天傍晚放學時,在漢壽龍池實驗中學門口,有幾輛校車接200多名特殊的孩子回“家”。
被接走的孩子都是困境兒童,他們的“家”是漢壽縣愛心學院。
2024年,漢壽縣在原來的縣兒童福利院基礎上,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合、社會參與”的方式組建“愛心學院”。目前,縣國資中心提供校車接送孩子們到縣里的龍池中學分班就讀,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提供米、面、油、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縣衛健局每年給孩子們免費體檢……愛心學院除了有專職輔導老師、生活老師,還設有書法室、美工室、閱覽室等。
素有“長壽之鄉”美譽的漢壽縣,目前在一些集中連片的社區設立了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共有50多家。
“每個照料中心設公益性崗位,能有五六十人實現就業。”漢壽縣住房保障服務中心老舊小區改造服務部部長潘永強介紹說。
在城東社區編號為001的日間照料中心,中午時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看到,10多位老人坐在餐桌前。就餐的老人,年齡最大的96歲。按照規定,80歲以上老人可以免費用餐,其他老人適當收取餐費。
據瞭解,這些民生舉措的落地,都與當地推行的“拆牆透綠”相關。
位於漢壽縣老城區核心地帶的縣委、縣政府辦公樓,早已拆除了院牆,市民到縣委、縣政府辦事均可自由出入,院內的停車位免費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