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據中國網報導,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布致日、韓兩國首腦的信件,表示自2025年8月1日起將對日、韓兩國所有產品加征25%關稅。這一舉措無疑進一步加劇日美貿易談判的緊張關係。
自今年4月美國單方面對多國啟動加征關稅措施以來,日本雖率先與美國展開多輪談判,但始終未取得實質性進展。7月6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日本在關稅問題上絕不可能輕易對美妥協。作為美國的重要盟友與貿易夥伴,日本對美外交一直保持相對靈活的風格,為何這次在關稅問題上“態度強硬”?
首先,日本“態度強硬”最直接的驅動力來自國內政治壓力。7月20日,日本即將舉行參議院選舉,這是自民黨鞏固執政地位的關鍵契機。而石破茂領導的執政聯盟支持率處於低迷狀態,若執政聯盟無法在此次參議院選舉中維持多數優勢,石破茂政府執政能力或將被進一步削弱。農民一直是執政黨自民黨的重要基本盤,農業保護更是自民黨的核心政策之一。特朗普政府希望日本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這會直接損害日本農民利益,進而削弱自民黨在農村地區的執政基礎。石破茂在上任初期就面臨諸多黨內壓力,近來,更因“大米荒”等問題支持率持續走低,因此,他在農業保護問題上已無退路。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明確表示,“日本不會考慮在關稅談判中犧牲農業部門的利益”。這一表態既是對美國施壓的回應,也是對國內農業利益集團的承諾。
此外,日本政府曾寄希望於在6月中旬加拿大G7峰會期間舉行日美首腦會談,但由於談判進展不順利,該計劃未能實現。這讓石破茂失去了參議院選舉前重要的政績展示機會。這種政治上的挫敗感,也促使日本政府採取更強硬的談判策略,試圖在選舉前扭轉不利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