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8月4日9時,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小古城村的大樟樹下,一群人圍坐在石桌邊上,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村裡的居家養老話題。
每月4日是小古城村的“眾人監督日”,村民代表們聚在一起商討基層治理的症結難點和群眾的切實需要。參與討論的人群裡,還有村監察工作聯絡站成員、專責監督員唐香菊的身影,她一邊認真傾聽,一邊仔細記錄。“本月的討論主題是村監察工作聯絡站根據群眾點單確定的,接下來要結合大家反映的意見建議,實地走訪瞭解具體情況。”唐香菊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要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基層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神經末梢”,加強基層監督是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各地紀檢監察機關補短板、強弱項、聚合力,著力破除痛點難點,提升基層紀檢監察監督質效。
“村一級監督力量較為薄弱,區紀委監委以‘眾人監督日’打通群眾監督渠道,鼓勵群眾積極參與監督。同時,集聚多方力量,構建了涵蓋村(社區)紀檢組織、村(社區)監察工作聯絡站成員,會計、審計、法律等相關領域專業人士以及新老居民的監督員隊伍。”餘杭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攥指成拳、凝聚合力,建強監督隊伍,才能激活基層監督“神經末梢”,以更加深入、細致、高效的監督推動基層治理。
基層事務繁雜,需要推動監督力量精準下沉、精準聚焦,提升監督穿透力。
今年6月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紀委監委依托惠民資金“大數據監督”平台,幫助800餘名高齡老人申領了高齡津貼,推動惠民政策應享盡享。
高齡津貼是針對高齡老年人實施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按照規定,北流市80周歲以上老年人均應納入高齡津貼保障範圍。但市紀委監委在5月的一次監督走訪時發現,轄區部分高齡老人未享受應有津貼。
“核查發現,由於相關職能部門政策宣傳不到位,部分高齡老人對該政策並不瞭解,導致未領、少領情況出現,年限最長的達7年。”北流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說,紀檢監察機關運用惠民資金“大數據監督”平台進行數據比對,梳理符合條件卻未享受高齡津貼的老年人名單,建立動態台賬清單,督促民政、人社等相關職能部門加強信息溝通共享,精準開展政策宣傳。在此基礎上,市紀委監委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工作聯繫+信息共享+情況互通”數據分析研判機制,打通部門間的數據壁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