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網評:加快創科產業發展 對接好十五五規劃
來源:大公報 作者:陸文英
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五年來,國家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今年預計可達140萬億元,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國家取得了新的開創性的進展、突破性的變革、歷史性的成就,尤其中國式創新生態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創新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科技創新對產業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新質生產力正在全面改變我國的發展和生活方式。
新質生產力如今已貫徹體現於每項發展事業中。習近平主席早前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強調:“十五五”時期,必須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堅持全面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並舉,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各地區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在全國大局中精準定位,加強規劃銜接。這些要求同樣適用於香港。
“十四五”期間國家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憑借“內聯外通”的優勢,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源和資金,特區政府亦積極推動“政、產、學、研、投”加強協同合作。中央通過科研經費跨境使用(如2025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向港澳開放23個基礎前沿項目)、大型科研設備共享(13萬台套向港開放)等政策舉措,推動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