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據新華網報導,5月以來,“蘇超”的“足球+”效應撬動江蘇全域消費增長——單場最高上座超6萬人,帶動多場景消費超380億元。
在以“蘇超”為代表的文體旅商融合項目助力下,上半年江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3949億元、同比增長5%,總量占全國的9.8%。
意外走紅的“蘇超”,內涵和外延超越足球比賽,其背後是經濟大省江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把握市場需求、開拓增長空間、探索經濟治理的不懈努力和創新實踐。
意料之外的流量,意料之中的需求
20日晚,蘇州胥城大廈奧灶面館,遊客肖喆妤和同伴邊吃蘇式湯面邊看比賽直播,看到進球時激動得手舞足蹈。足球之夜,這家平時21點就打烊的面館,隨行就市延長營業時間。
連續幾個周末,淮安金湖的廣場夜市,客人邊看球邊下單,手機支付的叮咚聲淹沒在看球的喝彩聲裡。5月以來,當地累計接待遊客120多萬人次,拉動相關消費超6億元,讓不少人直呼沒想到。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需求一直都在,關鍵在如何挖掘和滿足。”南京財經大學教授朱軍認為,當不少地方感慨消費增長乏力時,“蘇超”走紅給城市挖掘消費潛力開辟了“新空間”。
賽場內外,江蘇13個地市花式“寵客”:常州設立“毛茸茸托管班”,讓攜寵觀賽的球迷不用糾結“看球還是看狗”;徐州開出高鐵“球迷專列”和免費接駁公交,讓球迷當天可以便捷往返;無錫、揚州的景點憑比賽票根免費,酒店餐飲還有大禮包相送……
江蘇省商務廳數據顯示,5月10日至7月7日,“蘇超”前六輪比賽期間,江蘇線下監測旅遊、出行、餐飲、住宿、體育場景合計實現服務營業收入379.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