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競爭”為名緩解半導體製造業全球競爭力不足的現實壓力
2022年4月,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半導體行業總年增長率可能為平均每年6%至8%,達到1萬億美元的規模。③半導體行業的光明前景促使美國試圖保持該行業的領先地位。但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將芯片製造逐漸外包給韓、日、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美國半導體企業及本土芯片製造的市場競爭力明顯下滑。美國製造的芯片占全球總量份額從1990年的37%下降到2020年的12%,全球75%的現代芯片製造主要集中在東亞地區。并且,美國對芯片研發投資占GDP的比例也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最高峰時的2%下降到2020年的不足1%。同時,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日趨激烈。中國、韓國、日本、歐盟也紛紛采取行動,通過立法、發布行業戰略、立項加大投資等,推動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
2020年底,受新冠疫情及數字化發展加速等因素的影響,芯片短缺現象開始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及至2021年,“芯片荒”愈演愈烈,受芯片短缺影響最大的汽車製造行業,包括福特、通用等美國大型汽車製造公司因芯片供應不足而被迫減產甚至停產。在此背景下,拜登政府開始審視半導體供應鏈安全問題。拜登政府進行供應鏈審查後認為,美國芯片製造愈發“依賴”東亞地區,美國本土半導體產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通過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遏制,有利於保持競爭力優勢,推動海外產業鏈回流,在盟友體系中構建以美國為主導的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此外,2020年以來,隨著ChatGPT和其他學習模型的湧現,人工智能領域顯示出巨大潛力,影響甚至顛覆世界衆多關鍵行業部門。然而人工智能計算依賴人工智能專用芯片。美國管控半導體行業,也是防止中國在人工智能新賽道上趕超美國。
(三)本質是護持美國霸權
美國加大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打壓力度,其最終目的衹有一個,即將科技經貿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維護自身技術優勢和技術霸權,以及建立在技術基礎上的包括軍事在內的各種霸權。美國企圖利用自己的科技優勢遏制、打壓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希望把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永遠控制在產業鏈的低端。
三、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的影響及下步政策走向
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政策在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同時,也對全球創新生態、科技格局、世界經濟恢復、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造成衝擊,其成效更受到質疑。
(一)背離經濟全球化發展邏輯
半導體產業高度全球化,美國不當管制嚴重阻礙各國芯片及芯片設備、材料、零部件企業正常經貿往來,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蘇賈伊·希瓦庫瑪(Sujai Shivakumar)和查爾斯·韋斯納(Charles Wessner)將拜登政府的政策稱為“前所未有的背離一體化的全球經濟規則”。④同時,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還將進一步割裂全球經濟,加速全球化經濟解體。⑤新加坡《聯合早報》社論也指出,把世界工廠和主要市場之一的中國排除在外,勢必打擊芯片產業的整體效率,進而傷害所有利益攸關方。世界經濟將為此付出代價,各國人民的消費生活品質也必然要受到傷害。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表示,經過數十年發展起來的半導體產業全球化一旦被破壞,必然會對全球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不僅會導致半導體全球供應鏈的碎片化,也會破壞全球市場的統一,進而斷送全球經濟的繁榮。⑦芯片短缺可能會遲緩電信設備如智能手機的生產,并導致製造商提高價格,阻礙通信基礎設施發展,并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失業和經濟衰退。此外,半導體爭端可能會加劇其他領域的貿易緊張局勢。⑧
(二)政策缺乏美國半導體業界支持,損害美國自身利益
美國半導體業界對拜登政府的政策表示擔憂。美國商會估計,在最壞的情況下,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銷售將降至零,美國公司將面臨每年830億美元的損失,損失12.4萬個工作崗位,員工薪酬損失460億美元。考慮到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預期增長,由於“脫鈎”,美國公司的市場份額將下降13%,相當於到2027年將損失950億美元的收入。用於研發的收入也將下降,每年下降120億美元,資本支出將減少130億美元。⑨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強調,美國公司需要“不間斷地進入中國市場——廣泛消費品領域內最大的半導體商業市場”,以保持競爭力,施加“過於寬泛、模糊和經常性的單方面限制”有可能“削弱美國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力、擾亂供應鏈、造成嚴重的市場不確定性和中國報復措施的升級”。⑩預計中國半導體市場今後仍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美國管制措施的潛在影響也不限於中國半導體市場本身,可能會促使外國跨國公司限制使用美國技術,以免受美國出口管制而影響其進入中國市場。⑪針對美國的出口管制,來自第三國(即非美國或中國)的公司積極尋求在中國半導體供應鏈中取代美國公司。這意味著美國出口管制措施可能導致美國公司失去在半導體領域目前所擁有的技術領先地位,并且進一步迫使其他企業割裂與美國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聯繫。這與美國對華出口管制的目標恰恰相反。
(三)遏制措施成效有限
美西方商界學界對美國管制措施可能成效表示懷疑,認為儘管面臨來自美國的控制和壓力,但在未來的五到十年裡,中國有望克服當前的困境,實現自主發展。阿斯麥首席執行官溫寧克表示,由美國主導的針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最終或促使中國在高端芯片製造設備領域成功研發出自己的技術。印度尼西亞專家安迪·維賈揚托(Andy Widjajanto)在“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年會上稱美國阻止中國5G等技術崛起的舉措反而會加快中國在2030年成為技術超級大國,甚至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商。遏制、打壓擋不住中國創新發展的步伐,也不利於包括美國企業在內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美國協調盟友戰略也日益面臨困境。一方面,美國盟友受到損害,不願配合美國施壓戰略。日本、韓國和歐洲的半導體企業所處的半導體生態系統環節不同,商業利益也各異,不完全認同美國在對華戰略競爭方面的觀點。2024年以來,美國對德日韓荷等盟友不合理的施壓行為遭到冷淡對待。這些國家試圖先評估前期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政策對本國相關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影響。荷蘭政府更是對美國單邊施壓感到不滿,試圖推動歐盟層面出口管制政策協調,以抗衡美國強硬的管制要求。⑫另一方面,美國雖然意識到盟友在構建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體系中的核心作用,卻忽視了雙方出口管制政策體系的差異性與協調性。如日本沒有類似實體清單且未明確將中國列為關注國家,荷蘭出口管制產品有限且未針對中國。此外,歐盟決策程序繁瑣,27個成員國需一致同意才能授予出口管制關鍵技術的權力,在短時間內達成共識難度大。⑬
最為重要的是,中國的應對措施有效,對衝美國管制政策所帶來的危害。一是加大研發投入與產業支持。中國政府大力投入先進芯片技術研發,通過國家基金投資及地方政府聯合資助等方式,支持國內芯片產業發展,促使企業專注於更高節點芯片研發與生產。二是加強技術創新與聚焦。中國在芯片技術上不斷創新,如清華大學的粒子加速器光刻技術研發,長江存儲宣布成功量產232層3D NAND閃存芯片X3-9070,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全球首例基於集成光量子芯片的“連續變量”量子糾纏簇態等。三是加強半導體領域人才培育與引進,提升自身技術能力。四是反制美國產業。對於美國歧視性出口管制措施,中國通過限制關鍵材料出口、推動國內芯片替代美國產品等措施,反制美國的不當出口管制。
以上可知,美國“小院高墻”政策以及通過出口管制限制中國半導體領域發展可視為美國的理想目標,而絕不是近期的現實。⑭美國管制措施甚至可能促使中國進行真正的本土創新。應對美國封鎖風險,中國企業正尋找替代路徑減少對美國半導體技術及產品的依賴,這些嘗試也為中國公司創造了超越美國的潛在機會。當前美國的經濟安全政策可能會無意中導致其試圖阻止的事情發生:即前沿半導體創新和製造在美國及其盟友邊界之外加速發展。
(四)特朗普第二任期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仍延續遏制路徑
特朗普於2025年1月20日開啓第二任期。在大國競爭邏輯下,特朗普堅定不移地推行“美國優先”外交政策,推動“使美國再次偉大”的政治議程,其對華“競爭共識”大概率將會延續,遏制中國關鍵和新興技術發展的核心目標也仍將會持續。尤其是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實施遏制的策略具有政策慣性,短期內將難以扭轉。
從特朗普當前施政來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政策已初現端倪。一方面,特朗普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關係“美國利益”的高新技術領域,繼續押注“關稅良方”。特朗普認為要迫使芯片公司回到美國,衹需要徵收高額關稅,而不是提供補貼,并表示可能會對汽車、半導體和藥品徵收約25%的進口關稅。另一方面,美中半導體等領域投資“脫鈎”趨勢增強。2月21日,特朗普簽署“美國第一”投資政策備忘錄,宣布將調整美投資政策,重點吸引盟友資本赴美與阻斷中美技術資本流動。這也標志著美國對華雙向投資政策從“部分限制”升級為“全面圍堵”。特朗普政府將考慮對美國對華敏感技術領域的投資實施新的或擴大的限制,包括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生物技術、航空航天等。
總而言之,如雷蒙多所稱,隨著技術的進步,美國會不斷更新半導體出口管制的規則,限制中國獲得先進的半導體,未來可能“至少每年”更新一次。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將延續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但是具體內容、施政節奏、力度和技巧會有新的特徵,并且更傾向於打“關稅戰”與“精準打擊”出口管制相結合的雙重對華遏制政策。
回顧全球半導體產業60餘年的發展歷程,全球芯片產業鏈供應鏈的形成和發展,是市場規律和企業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半導體是全球數字基礎設施的核心,是全人類消除數字鴻溝的前提,更是現代社會民生保障的基礎。美國應切實尊重國際經貿規則和市場經濟規則,根據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處理中美關係,正確看待中國科技發展和中美科技合作,以確保全世界共享科技發展和經濟增長的紅利。
基金項目:202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美歐印太戰略比較研究”(批准號:24CGJ01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注釋:
①彭爽:《出口管制:理論與政策》,2018,經濟科學出版社,第3頁。
②Emily Benson, Catharine Mouradian, "Establishing a New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 Regime,"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November 2023, https://www.csis.org/analysis/toward-new-multilateral-export-control-regime.
③Ondrej Burkacky, Julia Dragon, Nikolaus Lehmann, "The semiconductor decade: A trillion-dollar industry," Aprili 1, 2022, 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semiconductors/our-insights/the-semiconductor-decade-a-trillion-dollar-industry.
④Sujai Shivakumar, Charles Wessner, "A Seismic Shift,"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November 14, 2022, https://www.csis.org/analysis/seismic-shift.
⑤Stephen Mihm,“Restricting Chip Exports to China Is a Cold-War-Era Strategy,”October 28,2022,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2-10-27/biden-s-chip-restrictions-on-china-are-a-cold-war-era-strategy.
⑥聯合早報社論:《晶片戰升級指向全球化未來》,2023年2月2日,https://www.zaobao.com.sg/forum/editorial/story20230202-1358851。
⑦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關於維護半導體產業全球化發展的聲明》,2023年7月19日,https://web.csia.net.cn/newsinfo/6182865.html。
⑧SM Saifee Islam, "Semiconductor Tech Is a New Battlefield in the US–China Rivalry," August 15, 2024, https://www.fairobserver.com/economics/semiconductor-tech-is-a-new-battlefield-in-the-us-china-rivalry/.
⑨"Semiconductors Fact Sheet," US Chamber of Commerce,https://www.uschamber.com/assets/documents/024001_us-china_decoupling_factsheet_semiconductors_fin.pdf.
⑩"SIA Statement on Potential Additional Government Restrictions on Semiconductor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July 17,2023,https://www.semiconductors.org/sia-statement-on-potential-additional-government-restrictions-on-semiconductors/.
⑪Matteo Crosignani, Lina Han, Marco Macchiavelli, and André F. Silva, "Geopolitical Risk and Decoupling: Evidence from U.S. Export Control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taff Reports, no. 1096, April 2024.
⑫Dan Robinson, "US wants ASML to stop servicing China-owned chip equipment", 7 Mar 2024,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4/03/07/us_asml_china_restrictions/.
⑬Sujai Shivakumar, Charles Wessner, Thomas Howell, "Balancing the Ledger Export Controls on U.S. Chip Technology to China,"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February 2024, https://www.csis.org/analysis/balancing-ledger-export-controls-us-chip-technology-china?utm_source=chatgpt.com.
⑭Jack Whitney, Matthew Schleich, William Alan Reinsch, "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Semiconductor Export Controls Introduction and Advanced Packaging Technologies,"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ctober 2024, https://www.csis.org/analysis/double-edged-sword-semiconductor-export-controls.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5年5月號,總第329期,P3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