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據法治日報報導,“我5月4日在美×口腔做了取模,預約6月5日戴牙,5日當天聯繫不上工作人員,來到門店發現已經關門了,可我還有3顆種植牙的二期手術沒做。”
來自廣東的劉先生近日在深圳市南山區美×口腔完成了種植牙取模,滿心期待一段時間後戴上新牙。然而到了約定之日,迎接他的卻是緊鎖的大門和無人接聽的電話。據公開報導,與他一樣等著在美×口腔完成後續治療的還有900多名患者,其中甚至有人被拔光了滿口牙齒,牙模已做好,卻等來該口腔診所“消失”的消息。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今年以來,多地出現口腔診所突然關門、“跑路”的情況,其中不乏知名連鎖品牌、地方大型口腔機構,大量患者表示維權困難重重。
受訪專家指出,口腔機構的“跑路”絕非簡單的消費糾紛,尤其是像種植牙、拔牙這種不可逆的醫療操作,不僅使患者預繳的費用無法保障,更關乎患者的生命健康權益。
診所閉店轉診受阻
記者瞭解到,美×口腔關門後,像劉先生這種正在治療周期的患者被通知去診所所在社區登記,社區工作人員建了一個消息通知群,不定期在群里發布協助轉診等相關信息。目前該群已滿員。
方女士是群里的一名患者,提起在美×口腔花費近2萬元的種植牙經歷,她既憤怒又無助:“本來說4個月就能做好,結果到現在口腔里衹有5顆螺絲釘種植體,上個月還掉了一顆。”
她告訴記者,自己去年10月份交了治療費用,機構“跑路”時僅完成螺絲釘種植體植入,後續安裝基台、取模、戴冠等關鍵步驟全部中斷,現在她不敢輕易相信其他診所,計劃忍痛回老家醫院尋求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