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孫成昊:特朗普第二任期美歐關係展望
http://www.crntt.hk   2025-05-01 00:30:16
 
  從會議現場反饋看,萬斯講話應者寥寥,並未引發熱烈掌聲,偶爾出現的掌聲稀稀拉拉,讓人懷疑是美國代表團的“孤掌難鳴”。有歐洲學者私下表示,萬斯發言意在為德國大選前其國內右翼助力,試圖掀起跨大西洋兩岸右翼力量共振。還有歐洲參會學者憤怒地表示,萬斯演講已不止是對歐洲的“叫醒電話”(wake-up call),而是“當面掌摑”(slap on the face)。因此,當閉幕最後一節慕安會主席霍伊斯根講話時,我坐在第二排清楚看到,當他講到這五年“太難了”時不禁啜泣,既是對他即將“交棒”主席職位的不舍,也是對歐美關係走到如今的痛心。

  面對新一輪“特朗普衝擊波”,歐洲對於如何應對華盛頓新策略充滿焦慮與分歧。在這種背景下,歐洲內部對特朗普及其政策調整的看法逐漸分化為三大陣營——務實派、規範派和特朗普擁護派。這三大陣營構成一張流動的戰略地圖,反映出歐洲在短期內既不得不依賴美國的安全保障,又迫切希望推動自身戰略自主的矛盾心態。

  務實派認為,儘管特朗普的激進言辭和單邊行動令人擔憂,但在當下多重外部威脅面前,美國仍是歐洲最重要的安全夥伴。因此,這一派主張在保持必要合作的前提下,通過增強防務投入和經濟多元化,逐步實現戰略轉型。務實派強調,應確保特朗普推動的“和平方案”不會使烏克蘭陷入更大風險,同時避免引發跨大西洋貿易戰。這一派堅信,衹有在共同利益框架下,才能挽救現有同盟關係。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規範派。他們對特朗普政府的單邊主義及其交易性外交持質疑態度,認為這種模式對歐洲是結構性挑戰,不僅違背歐洲長期以來基於“自由民主”和多邊合作構建的價值觀,還可能以安全保障為籌碼,迫使歐洲在貿易、技術和數字監管等領域做出巨大犧牲,從而侵蝕歐洲核心利益與自主能力。規範派擔心,倘若美國利用安全承諾換取政策讓步,歐洲不僅在國際舞台上的自主性將受嚴重削弱,其內部民主制度和社會整合也可能面臨深刻衝擊。

  同時,特朗普擁護者主要集中在部分民粹主義和右翼勢力中,其贊同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理念,認為衹有通過強化國家主權,才能打破歐盟超國家機構的束縛,從而實現真正的戰略自主。儘管這一陣營在意識形態上與特朗普有較高契合度,但在如何平衡對美經濟合作上也存在分歧。部分人願意接受高成本的合作以維持美國安全承諾,而另一些則主張徹底擺脫依賴,走向更激進的自主路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