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網評:民進黨當局“視金錢如糞土”?
來源:大公網 作者:朱穗怡
春天已經來臨,台島各地櫻花盛開,盼能吸引更多遊客,然而,島內旅遊業卻仍苦陷於“寒冬”,遲遲未能復甦。2023年台灣地區出境旅客為1179.5萬人次,入境旅客有648.6萬人次,相差530.8萬人次,若換算為觀光產值,逆差達4400多億元(新台幣,下同)。2024年島內旅遊業逆差無論是人次或金額皆不斷惡化,可謂“史上最慘”:出境旅客1684.9萬人次,入境旅客卻衹有785.7萬人次,相差899.2萬人次,觀光產值逆差約為6922億元,比2023年多了2500多億元。
台灣旅遊產值逆差不斷擴大,業界心急如焚,不斷呼籲民進黨當局盡快恢復開放大陸遊客赴台觀光。但民進黨當局的反應令人錯愕。對於兩岸旅遊問題,它竟聲稱島內旅遊從業者過去只賺到“疲勞”和“垃圾”。這根本就是睜眼說瞎話。如果台灣業界沒有從中獲利,又為何強烈要求民進黨當局重啟陸客赴台游?
2008年5月國民黨馬英九上台後,堅持“九二共識”,改善兩岸關係,兩岸簽署了陸客赴台游、兩岸直航等協議,自此台島成為大陸民眾喜愛的旅遊地之一,而且人數龐大的陸客也為台灣旅遊業注入了活水。2015年陸客赴台人數達到高峰,突破400萬人次,為台灣帶來2186億元的觀光外匯收入。這2186億元難道是“垃圾”?陸客消費力強,島內手信業受惠。在2009年至2012年短短四年間,台灣鳳梨酥產值翻了近17倍,達到260億元。這260億難道是“垃圾”?當時大批陸客赴台觀光也帶動了島內旅遊投資。在國民黨馬政府時期,台灣在新建旅館、更新住宿接待設備領域的投資高達2800億元。這2800億難道也是“垃圾”?民進黨當局何時變得“視金錢如糞土”了?
陸客帶旺台灣旅遊業,也使得台灣旅遊業收支逆差逐漸縮小,2011年更首度轉為順差,一直持續至2015年。2016年5月民進黨蔡英文上台後奉行“台獨”路線,破壞兩岸關係,升高台海局勢,大大降低了陸客赴台的意願,加之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民進黨當局遂以“防疫”為由限制大陸民眾赴台,雖然後來疫情已經平緩,但相關限制仍然持續,導致台灣旅遊業遲遲未能恢復元氣,旅遊業逆差持續擴大。
為了推動兩岸旅遊恢復往來,大陸方面早在去年已率先恢復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旅遊,受到金、馬兩地業界的歡迎,如今再擴大範圍,福建和上海居民可組團赴台觀光。台灣業界紛紛稱讚大陸方面的新政策“令人振奮”,呼籲台當局不能輕視陸客對台灣旅遊業的重要性,應盡速放開對兩岸交流所設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