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2月27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戰開打,賴清德昨日主持民進黨中常會提及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 3%(目前約2.5%)以上目標。綠營力拚儘速通過,對特朗普交代,藍營對防務預算的質疑與抨擊,能否擋得住民進黨挾美方施壓是很大問號。
“立法院”25日開議,賴清德26日在中常會提到,執政團隊提出“支持產業發展、擴大社會照顧、強化安全韌性”,三大面向的優先法案。其中以防務預算最受矚目。
賴清德日前召開高層會議後公開表示,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2026年“國防”預算達到GDP佔比3%以上;若以2025年GDP預估值26兆4493億元為基準預估,3%將是7934.79億元,未來“國防”預算將可突破8千億元新台幣。《路透社》日前一則獨家報導則指,台灣正在跟華府商談軍購,考慮採購金額介於70億至100億美元軍武。
特朗普對台灣的“收帳清單”中,軍購、台積電、關稅等都是綁在一起的。美官方日前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計劃最快今年4月上路,預留各方找華府喬事空間。台官方還在與特朗普團隊溝通,目前最重要的兩塊就是台積電先進製程赴美、軍購。雖然美方強硬要求台積電先進製程赴美,但台方顯然是希望先以軍購儘量滿足美方要求,爭取保留台灣科技競爭力,才會這麼趕著要“立院”通過防務特別預算。
特朗普當選前曾提及台灣防務預算太少,應提高到GDP的10%。這等於是台灣現行預算4倍,約新台幣2.5兆,佔政府預算85%,不可能,也相信這是特朗普慣用的喊價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美卸任官員訪台喊5%,賴清德說3%以上,傳有綠委到華府開口說4%,3%到4%應是未來可能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