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高雄‧北京特色周”29日舉辦開幕式。(中評社 蔣繼平攝) |
汪明生表示,大陸40年多前改革開放,30多年前兩岸開始接觸、學習台灣。台灣一開始走的路線或許是比較對,但台灣一直不調整,是太過自信。台灣一直在搞選舉,這些大家都知道,但衹有“知”是不夠的,沒有足夠的“行”,很難扭轉。馬英九時代曾經的機會錯過了,曾參選2020大選的國民黨籍“立法院長”韓國瑜當時最後的機會也可能錯過了,現在怎麼看,他認為很難了。
汪明生表示,台灣紛亂的政局可能已經走到最後篇章了,這些問題過去是被遮掩的,譬如綠營鬥爭過去都是關著門自己搞,現在公開用司法檢調的力量下去處理,因為民進黨政府已無所顧慮,所以這些東西已完全不需要遮掩,之後會怎麼演變都不知道。
在野的國民黨有翻轉契機?汪明生表示,力量都太零星,不夠,就這樣繼續拖。民進黨掀起大罷免史無前例,因為綠已掌握執政機器,加上美國支持,可說有錢有權,在野黨怎麼抗衡?他從高雄長時間觀察下來,靠台灣自己力量要改變很難。
汪明生表示,目前台灣社會氛圍雖然不好,但最主要是沒有替代的力量,本來民眾黨的白色力量給大家希望,但是力量不夠,2024大選藍、白應該要合,但是沒有合,這個大家都知道。現在白的力量重挫,藍綠以外第三股力量是混沌的。大家希望第三股力量要凝聚,但做起來發現很難,沒那麼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