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去年相比,並沒有太大的調整。王海良分析,“從主觀視角看,今年不是換屆年,沒有重要政策梳理與設計的需要,對台政策貫徹黨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總體方略即可,故沒有必要做大的政策調整。”他進一步指出,從客觀視角看,今年以來台海局勢和兩岸關係處於相對比較平穩和緩態勢,未再呈現風高浪急、兵凶戰危險惡情狀,兩岸交流雖然障礙重重,但來往不斷,連綿不絕,呼聲強烈,加之外部環境相對穩定,中美關係形勢好轉,也沒有調整對台政策的壓力。王海良也提到,從工作布局上看,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間,全國的中心任務是振興發展經濟和促進社會建設,對台工作應該並且可以與中心工作相向而行並服務中心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涉台部分提出“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王海良分析說,這說明我們還沒有完善這些制度和政策,有些還在探索和試行中,例如在福建開展的很多活動,已產生一定效果,但還沒有推廣到其他省份。其實,各地情況和條件不同,需要因地制宜,通過摸索實踐,制訂合理的具體制度和政策。此外,經濟與文化是完全不同的領域,各有各的發展規律、現實背景和要素條件,需要分別設計、應對和處理。還有,兩岸經濟和文化交流合作所面對的情況尤其是對岸的政策、態度和舉措也很不一樣,困難和障礙顯而易見,要促進很不容易,更不用說加以完善了。可以說,兩岸在經濟交流領域已有長期合作經驗,無論投資、辦廠、貿易、金融等都不乏成績,但近年來台灣有戰略性脫鈎和政策性收縮,台企則有個體調整,造成了不利影響。還有,所謂敏感技術限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很大。另外長期單向投資和經營,大陸資金和企業不能入島,人為阻擋了兩岸雙向經濟交流合作,這就大大減少了經濟流與整體規模,這一不利局面亟需改變。
“在文化交流方面,雖然各領域交流未斷,但局面和規模遠遠不及2008至2015年的水平,一個《哪吒2》的遭遇就足以說明問題,制度約束與市場需求反向而行,完全違背島內民意。如果把旅遊也納入兩岸文化交流範疇的話,情況也類同,限制太嚴重。”王海良認為,這需要本著兩岸一家、造福於民、求同存異精神,充分協商,互諒互讓,尋求共識,從而達成一致,攜手建立相關制度。我們呼籲並期待兩岸相關部門和業界做出努力,消除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不利制度限制,推動兩領域交流合作正向發展,造福於兩岸社會與民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