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黃教漳(左)。(照片:工商協進會提供) |
中評社台北2月18日電/台灣工商協進會18日下午舉辦講座“特朗普2.0對台灣及世界的影響”,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黃教漳表示,特朗普上任後以關稅作為籌碼,台灣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台灣企業需要重新評估,以減少關稅帶來的衝擊。黃也向官方提出盡快完成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等四項建議,希望政府能夠加強與美國相關單位溝通,爭取有利條件。
黃教漳現任台隆集團董事長、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理事長、東亞經濟協會理事長等職,在台灣企業界有“日本通”之稱。
黃教漳強調,期待台官方能夠加強與美國相關單位溝通,爭取有利條件,建議如下:
1.盡快完成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減少台商在美國投資和營運的負擔。
2.推動雙邊投資保護協定,保障台商在美國的投資利益,降低風險。
3.爭取美國市場的特殊豁免或減免措施,以降低關稅壓力。
4.強化經濟合作機制,促進科技和創新領域的合作,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
黃教漳說,特朗普總統上任後以關稅作為外交籌碼,身為美國第六大貿易夥伴的台灣,去年對美貿易順差高達739億美元,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從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加徵高額關稅開始,到最近宣布要課徵的對等關稅,都對台灣的各大產業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科技、電子和半導體產業,這些都是台灣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黃教漳表示,例如台積電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對美國市場依賴程度很高。如果美國對台灣半導體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將對科技產業鏈造成重創。此外,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大陸商品的高關稅也影響到在中國大陸設廠的台商。台商在中國大陸生產並出口到美國的產品若被徵收高額關稅,將面臨嚴重挑戰。台灣企業需要重新評估全球供應鏈策略,並加強風險管理,以降低損失。
黃教漳指出,台商也面臨到被迫在美國進行更多投資的壓力。為了避免高額關稅的影響,部分台商可能會考慮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其他國家,甚至增加在美國的投資規模,以減少關稅帶來的衝擊。這需要我們政府在政策和資源上提供更多支持,幫助台商順利過渡,並確保台灣經濟的穩定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