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〇二二年九月,朱家儀(左四)在堪培拉大劇院演出。(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朱家儀,古箏演奏者,熱愛中華傳統文化。連續7年,她在澳大利亞堪培拉舉辦免費古箏演奏會,搭建起一座融匯中西的文化橋梁。
古箏情緣
朱家儀2002年出生於山東濰坊。自6歲起,古箏便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3歲時,朱家儀隨家人遷居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
來到堪培拉後,朱家儀發現當地華人華裔對古箏藝術很感興趣,但教授古箏的人卻比較少。於是,15歲的朱家儀決定開始她的古箏教學生涯。她利用課餘時間,在家中開辟出一間古箏教室,購置多台古箏供學生們學習。
出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切熱愛,朱家儀自2018年起,連續7年在堪培拉舉辦旨在弘揚中華文化的免費演奏會。從策劃到執行,從設計海報到排練節目,從聯繫場地到置辦服裝道具,她都親力親為。
朱家儀從小讀《三國演義》時,便對諸葛亮產生了深深的崇拜。她說:“諸葛亮會一直向著自己的理想國進發,我要像他一樣。”步入初中後,朱家儀作為宣傳委員,親自編排《三顧茅廬》話劇並扮演其中的“諸葛亮”,憑借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全校師生的認可。從此,“諸葛大人”成了她的代名詞,她的古箏工作室也取名為“朱閣”。
朱家儀的古箏課堂從最初的幾個學生,到後來規模漸大。她的學生主要是在當地出生的華裔兒童,雖然這些小孩從未踏足中國,但其父母希望通過古箏這一傳統樂器,讓他們更多地接觸和瞭解中華文化。
2018年,朱家儀在家裡的後花園舉辦了第一屆“朱閣年終匯報演出”,想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當時只邀請了家長和朋友觀看。但從第二屆開始,有更多的人前來觀看演出,她開始在服裝、曲目編排等各方面做準備。朱家儀說:“既然邀請了更多的人來看,那我們就要展示最好的一面。”
朱閣雅韵
2021年,朱家儀成功舉辦了以“紅樓夢”為主題的第四屆“朱閣年終匯報演出”。也是從這一屆開始,每一年的演奏會不再只是古箏演奏,而是融合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特定主題。
在這次演出中,朱家儀在曲目編排上按照原著情節的發展順序進行精心設計,參考了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中的經典曲目,如《晴雯曲》《紅豆曲》《葬花吟》等。為了營造更加沉浸式的觀賞體驗,她自費購買了高度還原的服飾,讓學生們穿上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