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關稅議題,施俊吉在臉書發文提出看法。(照:施俊吉臉書) |
中評社台北9月9日電/美方9月5日敲定內容並簽署文件,確認日本稅率是15%不疊加,也將汽車關稅從27.5%降低到15%。台灣“行政院”前院長施俊吉日前示警,認為台灣應該關心七大問題,質疑美國到底有沒有要求台灣去投資?現在怎麼辦?
美日在7月就敲定貿易協議,但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遲遲未簽署行政命令,外界一度懷疑協商成果恐變數,白宮在4日宣布,特朗普已簽署總統行政命令,確認日本可適用對等關稅減免措施,開徵15%關稅不疊加,同時大幅下調最關鍵的汽車關稅,從原本的27.5%降至15%。
對此,“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今日在臉書發文表示,美日關稅談判的結果出來了,從25+N%降到15%,但是《金融時報》今日報導,美日有“密約”,關於日本必須投資美國5千500億美元的部分,密約如下:
一、日本同意由特朗普決定這筆錢怎樣投資。
二、特朗普指定之投資,限日本資金於45日內到位,否則提高關稅。
三、兩國平均分配投資所得到之回報,直到日本的投資成本完全回收為止,並從那一刻起,美國分90%,日本分10%的投資利得。
四、由美國商務部長Howard Lutnick主持的投資委員會將潛在的投資項目提交給特朗普挑選和決定。
五、投資委員會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擇選日本供應商提供投資所需之商品與服務。
對此,施俊吉指出,美國會不會以此模式要求韓國(3,500億美元)和歐盟(6,000億美元)比照辦理,目前不得而知。但他對執政當局提出示警,認為台灣現在應該問的問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