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關注:大罷免是一場不同意民進黨的投票
http://www.crntt.hk   2025-07-27 00:41:55
大罷免大失敗之後,民進黨由林右昌與吳思瑤出面召開記者會。(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7月27日電(記者 黃筱筠)台灣首次大罷免,24席藍委與1席市長都被力保。雖然民進黨最後階段與罷團維持一段距離,但這場大罷免的失敗,仍要把責任歸於民進黨,畢竟選民在投票時,看到的不是罷免團體,而是同意民進黨與不同意民進黨的兩個選項。在大環境不利民進黨執政下,讓民怨攀升,民眾只好走出去投下不同意民進黨的這一票。

  這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罷免,提前迎來賴清德的期中考。過去期中考都是縣市首長選舉,才是對執政黨的期中檢驗,但罷團發起罷免,民進黨在後面當“影武者”,出錢出力,就算最後的造勢活動,民進黨大咖都沒有站上台,但民進黨“立委”們到各地方去站台力挺罷團,強力要罷免藍委,這些都讓民進黨介入這場罷團活動斧鑿斑斑,要說罷免跟民進黨無關,真的很難撇清。

  726罷免案決定能否保住“立委”職務者共24席藍委,包括傅崐萁、黃建賓、鄭正鈐、林沛祥、萬美玲、魯明哲、涂權吉、牛煦庭、廖先翔、羅廷瑋、黃健豪、廖偉翔、邱若華、呂玉玲、丁學忠、葉元之、王鴻薇、李彥秀、徐巧芯、賴士葆、羅智強、洪孟楷、張智倫、林德福。另有被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最後結果是全部過關。

  提及這次大罷免會大失敗,理由可以找出非常多,包括美國至今未公布關稅稅率、丹娜絲風災台南救災復健緩慢、檢調大動作搜索藍營縣市黨部、賴清德“團結十講”、對普發現金1萬元不表態,以及綠營黨內初選提早大內鬥等。

  但最終歸因於,民進黨已經執政第9年,執政包袱非常重,加上賴清德上台1年多時間,幾乎沒有推出什麼政策,台灣這一整年處於朝野對抗當中,許多法案在“立法院”通過三讀後,“行政院”數次提出覆議未過,又提“釋憲”等,讓三讀的法案卡在“憲法法庭”,幾乎都無法落實。民眾厭惡惡鬥氣氛,而民眾力保藍委留下來,也說明了民眾希望監督民進黨。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