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關注:大罷免大失敗 反中操作走到底了
http://www.crntt.hk   2025-07-27 00:32:44
賴清德可能是此次大罷免大失敗中的關鍵因素之一。(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7月27日電(記者 張嘉文)由綠營發動的大罷免26日投開票,24位中國國民黨“立委”與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未通過,遭完封。綜觀大罷免大失敗的原因可能有三,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綠營加上罷團將“反中”牌操作到過於極端,在毫無證據下到處抹紅、扣紅帽,只要不贊同罷免就是“中共同路人”,這樣的“反中”操作已走到了底,讓台灣沉默的多數感到厭惡,完全不想買單。接下來的選舉,綠營這種無極限操作“反中”牌的打法會不會繼續,是接下來可觀察的重點。

  此次大罷免出乎外界預料之外,呈現25案全數遭到否決的結果,歸納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罷團加上綠營的“反中”牌過於極端,引發了反效果,讓社會出現教訓民進黨的大氛圍;二是過程中賴清德的“團結十講”惹議、風災失言等,讓一直處於守勢的藍委撿到槍;三則是白營助力,民眾黨趁此次投票訴求教訓民進黨,要替被關押的前主席柯文哲出一口氣,這股助力成功幫助藍營衝倒大罷免的氣焰。

  這場大規模的罷免藍委行動,從頭到尾罷免方都緊扣“反共護台”主軸,將31席藍委貼上“親中賣台”標籤,更直指他們的各項修法背後都是對岸的指使,要弱化台灣執政者力量等等,因此要發動大罷免來救台灣。而這一套說穿了,就是過往民進黨的“抗中保台”“反中”牌,此次僅是換個名稱而已。

  這張牌在去年大選中僅為賴清德守住大約四成的基本盤,在藍白分裂狀況下,即便贏得選舉,但“立法院”綠營並未過半,因此成為雙少數執政的局面。這次大罷免綠營不死心,變本加厲更加使用這張“反中”牌,從大罷免被完封的結果看來,社會大多數的民意對這張“反中”牌已不買單。

  這種肅清異己的方式,可能僅剩下喚起深綠支持者的熱情,卻讓中間選民產生強烈反感。在資訊流通快速的今日,這種沒有脈絡、缺乏證據的紅帽操作,難以再如以往發揮群眾煽動效應,反而讓人覺得綠營只剩“反中”老招,已經打到底。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