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部長”郭智輝。(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6月25日電(記者 張穎齊)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原對台灣課徵32%高關稅暫緩90天,7月8日將屆。針對關稅談判結果,台“經濟部長”郭智輝25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透露,美國針對中國紅色供應鏈採取懲罰、壓制,台灣也拒絕,不只可有利國際轉單給台灣,也對關稅談判結果有優勢。
郭智輝表示,台美關稅還在談判之中,90天來不斷研擬談判過程,有望豁免,有盤整過了,對台灣比較大衝擊大概就是6大傳統產業,“經濟部”則透過4大措施去努力,當然現在還無法講具體講談判結果,大概方向,要等“行政院”確認後,再跟大家報告。
郭智輝說,不過可看到,美國要求開始對中國紅色供應鏈採取懲罰、壓制方向,這對台灣來講,對某些產業是有優勢,比如半導體、資安、AI等,因紅色供應鏈影響,國際會轉單給台灣,因中國會被賦予高關稅,台灣就能爭取,也能向美國爭取有利關稅。
郭智輝說,中國要銷往美國的東西勢必無法過去,會有外溢現象,台灣會防止發生被影響,也會防止中國來台洗產地、市場走私等,否則將對台灣生活有大影響。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張嘉郡、民進黨籍“立委”賴瑞隆都問,7月8日到期後,會有何關稅方面的劇烈波動?
郭智輝重申,就等7月9日的對等關稅大致底定方向,美國對所有國家並不是一致的關稅率,以“經濟部”蒐集情況,雖現在還沒底定,但期望朝好的方向,目前看起來有這好的氛圍,台灣被美國關注的問題都有解決,像美國關注中國洗產地等,“經濟部”都很努力提供資料給“政院”談判小組參考。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5日邀請“國發會主委”劉鏡清、“經濟部長”郭智輝、“農業部政務次長”胡忠一及“央行”副總裁嚴宗大就“因應國際經貿情勢變化,如何協助台灣產業面對台幣匯率及國際能源價格遽變”進行報告並備質詢,輪值召委為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謝衣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