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電購電成本表。(圖:氣候先鋒聯盟臉書) |
更嚴重的問題是政府的態度。當政府被產業界、民間團體,或是在野黨質疑台灣缺電困境時,他們總愛說:“為了永續環保、國際形象、台灣電力供應,我們必須投資太陽能與風力”。然而他們不知道(或者不在乎)這些再生能源不但對台灣的發電沒有什麼幫助,反而造成巨大的負擔”這裡所說的負擔,不但是電力系統上的問題,還是財政上的麻煩。
楊家法拿出數據表示,從2016年起,台灣大幅度的投資可再生能源,到了2024年,裝置容量已增至15.8吉瓦(GW),相當於總發電量的12%,然而台灣的發電品質卻沒有因此變得環保。根據《低碳力網站》的統計,台灣在2024年的排碳係數,竟是世界第160名,是非常糟糕的成績!而且這是嚴重的退步,以前台灣沒有那麼多光電與風電,碳排係數表現反而更好,原因就在於台灣排除核電,而核電一直都是最主要的的零碳排電力,但是台灣新增的可再生電力,不能彌補失去核電的缺口,結果就是“愈努力投資綠電,反而愈不環保”。
過於投資綠電的第二個壞處是缺電,楊家法的圖卡顯示,綠電有間歇性問題,說成白話就是受天候與時間影響,而發電的波動,使得電網需要更多輔助電力,這都增加了成本。
楊家法表示,綠電裝置容量大增,但綠電在夜尖峰供不上電,你家的電費正在為政客錯誤埋單!
楊家法說:“綠電新貴一個個吃的飽飽,因為他們拿到的是台電的‘保證收購’,所以綠電不管發電發多少,台電都必須吃下。”
楊家法接著說,然而,過多的再生能源湧入電網,會超過該地區系統容量上限,而台電依合約可以切斷綠電來保護系統,但只要台電這樣依合約切開一次,這些‘綠友友’發現要是會真的依合約來做,這樣會造成他們綠友友損失,於是他們會透過各種方法施壓要求台電再花更多錢來改善。”他透露“真的,我聽過中南部某超高壓變電所因此花了50億來改善,根本就是幫綠友友在鋪路。”
楊家法指出,“經濟部”要台電再拿5600億出來強化電網,如果仔細去看,裡頭有好多好多項目都是針對綠電占比過高的問題,為此要穩定電網,我自己估算現在風光占比每增加1%,台電得多花250億強化電網!賺錢是他們在賺,風險是我們一般用戶在擔,電費沒有少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