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委張啟楷。(中評社 俞敦平攝) |
中評社台北3月24日電(記者 俞敦平)24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電業法》修正草案,台灣民眾黨籍“立委”張啟楷質詢“經濟部長”郭智輝,過去三年電價已漲四次,若再漲將是第五次,對民生與工商業衝擊巨大,並批評能源政策偏重高價綠電而非穩定核電,導致台電虧損。對於台電與美國阿拉斯加天然氣公司的合作,他質疑440億美元輸油管道計劃投資過大,要求公開細節。郭智輝回應,電價調整由審議委員會科學決定,綠電供需正相關,投資僅為意向書,金額未定,強調審慎評估。
24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電業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台“經濟部長”郭智輝應邀率相關首長赴會報告並備詢。
張啟楷首先關注電價議題,他指出過去三年電價已上漲四次,若再調整將是第五次,對民生影響深遠。他表示,電價上漲將推動物價攀升,小吃店、便當店等商家成本增加,民眾生活負擔加重,薪水實質購買力下降。同時,他擔憂工商業因用電成本上升而影響發展,質疑“經濟部”是否仍計劃第五次調漲電價。郭智輝回應,電價調整以科學理性為基礎,考量各產業受影響的比率與金額,不會一概而論。他強調,電價審議委員會包含工業總會與商業總會代表,將充分反映各界意見,“經濟部”僅依委員會結論執行。
張啟楷進一步追問電價上漲根源,認為“經濟部”的能源政策與結構是主因。他批評政府捨棄便宜穩定的核電,過度採購昂貴綠電,甚至涉及弊案,導致電價攀升。他引用電價審議委員會成員、商總理事長許舒博的說法,指出台電今年預計虧損414億(新台幣),其中300億來自綠電採購成本,建議“經濟部”處理綠電問題以避免調漲。郭智輝則表示,綠電供需呈正相關,台電根據市場需求供應,若企業有需求,台電會盡力提供,目前未見供不應求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