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英業達董事李詩欽。(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2月19日電(記者 鄭羿菲)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英業達董事李詩欽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後,加速供應鏈因應地緣政治赴美設廠,5月特朗普上任約百日,將有至少1家台灣大型AI伺服器代工廠將宣布赴美國德州擴大投資。
台灣工商協進會18日下午舉辦第354場工商講座。李詩欽會中做上述表示。
李詩欽表示,特朗普2.0衹有在商言商,尤其台灣2024年晶片出口美國多達102億美元,出超59億美元,特朗普勢必會處理。對電子產業來說,美國已是最大市場,但赴美設廠腳步緩慢,目前台灣ODM廠在伺服器主機板市占率超過9成,伺服器系統市占率也超過8成,不過在美國、墨西哥生產的比重卻不到15%。特朗普2.0對電電公會會員來說,也是好機會。
李詩欽指出,雖然過去20年、30年來,台灣在美國加州與德州皆有布局,其中加州偏向研發,德州偏向生產,再加上德州與墨西哥距離較近,廠商可以在墨西哥做基礎生產,進而運入德州進行高端生產,未來在市場服務及新產品的推進可能達到互補,因此德州成為台灣廠商投資首選。
李詩欽說,電電公會會員較大型的伺服器公司已於2月10日參訪美國德州,討論土地、稅務優惠、電力等投資條件,聚焦AI伺服器產能是否充足,且德州政府以善意回應,5月特朗普上任約百日,至少會有1家以上的AI伺服器廠商宣布在德州大型投資。
李詩欽認為,變化是IC產業的常態,只是這次不僅是技術科技更新,還得加上市場調整與地緣政治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美國更需要台灣,因此應該要積極推動,讓美國政府知道台美是互補關係,即便台灣對美貿易逆差,也一定要想辦法平衡貿易,如輸入美國的能源及產品,維持科技業在美國的市場優勢,同時做好與美國的貿易協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