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貿量質齊升顯韌性 三大因素形成支撐
http://www.crntt.hk   2025-08-22 11:28:14
這是8月19日拍攝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海鐵聯運中心堆場。(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21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咏前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國際經貿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在這樣複雜的大背景下,中國外貿保持穩中有進態勢,累計進出口增速逐月回升,前7個月實現3.5%的增長,量質齊升,十分不易。

  此前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7萬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7月當月,進出口總值3.91萬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比6月加快1.5個百分點,創年內新高。

  對於我國外貿取得的成績,何咏前分析認為,總的來看,主要有三方面支撐因素。

  一是政策有力。去年四季度以來,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出台多輪穩外貿政策,圍繞培育外貿新動能、加強公共服務、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穩就業等方面持續強化政策保障。各部門、各地方深度聯動,全力落實,推動外貿企業“應享盡享”。以金融為例,前7個月中信保公司短期險承保5735億美元,同比增長14.7%;進出口銀行新投放外貿領域貸款超7000億元人民幣。

  二是合作多元。我國不斷拓展與更多貿易夥伴互利合作的空間。前7個月我國對新興及其他市場進出口增長5%,占比65.5%,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非洲進出口分別增長9.4%、17.2%,均明顯高於整體;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5.5%,占比提升至51.7%。

  三是動能釋放。外貿“向上”“向新”的勢頭更加鞏固。前7個月機電產品出口增長9.3%,占比60%,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智能家居、電動汽車、工業機器人、船舶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保持較高出口增速。廣大外貿企業迎難而上,應變求新,找新市場、做新產品、拓新渠道,前7個月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達65.4萬家,其中近九成是民營企業。

  數據背後是中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的不斷提升。比如,在被譽為“中國眼鏡之都”的鎮江丹陽,從鏡片、鏡架到鏡布、鏡盒,海外訂單紛至沓來。目前,江蘇丹陽眼鏡產業已形成設計、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眼鏡產業鏈,聚集了1600多家眼鏡相關企業,年產鏡片近8億片,是全球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據鎮江海關統計,今年前7個月,鎮江地區眼鏡及零件出口31.1億元,同比增長5.5%。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