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據大公報報導,用來暫時放置工程廢料的環保鬥,本港現有約1500個,但全港僅有四幅用地共可容納330個閑置環保鬥,部分營運者(又稱鬥主)將環保鬥隨意擺放路旁或不適當位置。大公報記者日前到“重災區”將軍澳工業邨,發現多條街道被環保鬥圍堵,有數十米的馬路卻放了40個環保鬥。當區區議員直言亂放環保鬥不僅阻礙交通、影響駕駛安全,更造成環境污染,建議當局設環保鬥強制登記制度。
將軍澳工業邨的駿日街、駿才街、駿盈街及駿宏街均有環保鬥亂放情況,大公報記者日前在現場所見,駿日街與駿宏街問題最嚴重。駿日街來回兩條馬路共擺放近40個環保鬥,當巴士駛經時更要“左閃右避”;駿宏街馬路兩旁亦堆有近30個,部分路段兩條行車線被完全占用,嚴重阻礙駕駛視線。此外,街道內隨處可見碎石、垃圾,大型貨車常停泊在環保鬥旁整理廢物或移動環保鬥,進一步霸占道路、擠壓行車空間,有車輛經過時需頻繁規避,險象環生。
廢料散布路面 影響駕駛
泥頭車司機文先生表示,環保鬥亂放對行車影響頗大,“有時(營運者)會在馬路中間停車轉運垃圾,我們必須繞道避開,馬路也變得更窄。”他提到,曾見政府人員到場張貼阻街告示,但鬥主僅將環保鬥轉移至其他街道,問題並未解決。
巴士司機湯先生指出,環保鬥會遮擋對向私家車視線,易引發碰撞風險;夜間停車位也因環保鬥占用變得緊張,“無位就只能泊遠一點”。他透露,上址環保鬥阻街問題已持續三年以上,“鬥主也是因為無合適地方存放才亂放,而且他們轉運建材廢料時,常有石頭掉落路面,對車輛行駛同樣有影響。”
西貢區議員張美雄表示,環保鬥違規擺放衍生多重問題,且呈蔓延之勢。他指出違規停放的環保鬥常占用行車線、遮擋視線,不僅阻礙巴士、私家車行駛,更對行人安全構成威脅,他經常接獲大量該類投訴。而環保鬥內工程廢料在篩選時易揚起灰塵,污染周邊環境,更滋擾途人及損害健康。他坦言有關問題並非僅限於將軍澳,已成為全港性難題。
張美雄批評環保鬥監管存在明顯局限與漏洞。儘管政府多個部門多次開展聯合清理行動,加密整治,但違規擺放問題始終“清完又有”,陷入反復循環。按照《土地雜項條文》的處理方式,僅能張貼通告要求鬥主48小時內移走,而鬥主只需將環保鬥轉移至相鄰街道,即可輕鬆避過約束,監管震懾力嚴重不足。此外,他又指違規環保鬥缺乏“危急”與“非危急”的明確判定標準,負責清理的人力及資源有限,導致無法及時處理所有違規案例,若需警方協助還會增加行政成本與流程的複雜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