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減息節奏料反復 美匯難反彈
http://www.crntt.hk   2025-08-27 11:00:04
美聯儲利率和美匯指數走勢。(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據大公報報導,目前看,9月美聯儲減息懸念愈來愈小,然後呢?筆者認為後續減息的節奏還是取決於經濟數據,線性外推減息步伐恐是一廂情願。如果通脹反彈,今年底至明年中,美聯儲仍有不小概率暫停減息。在此前提下,美匯指數會不會反彈呢?

  一直以來,美貨幣政策的鬆緊都是美元定價的重要路標,但回顧歷史這並不是唯一路標,甚至有一定概率不是決定性的因素。換言之,美聯儲減息並不是美元走弱的必要條件。

  隨著8月的關稅稅率基本落定,保稅區庫存開始繳付關稅後外流,便宜庫存正式宣告結束,筆者預計在9月之後美國物價開始出現明顯抬升。9月重啟減息後,貨幣信用周期開始向中性靠攏,也是通脹的“助燃劑”。如果通脹速升,減息的大門將再次被“焊死”。

  反觀美匯指數,其實是一個美元匯率的加權平均指數,用來衡量美元與非美幣值的相對強弱。因此,美元走勢與美貨幣政策並不一定單調相關,而是取決於美國與非美的“相對強弱”。就像拔河,兩邊的作用力的合力才決定中間紅綢的變動方向。

  從歷史數據來看,2000年以來美聯儲基準利率維持不變時,美元出現較大幅度貶值的區間共有七段(含本輪),跌幅在10%至20%之間。(見配圖)驅動因子主要有三:美國與非美經濟體經濟預期、貨幣政策的分化、通脹風險的相對差異:

  首先是經濟增速的差異。美國經濟相對非美經濟體的增長韌性是支撐美元的核心因素,當美國相對歐日經濟增速處在下行周期中,往往會導致美元吸引力下降,美元也就隨著流出而走弱。

  其次是貨幣政策的分化。但若僅觀察美聯儲與其他主要央行的短端政策利率,相關性沒有第一個因素強。較為趨同的是2005至2007年:彼時美國處於加息周期,但美國相對歐日的政策利率下行,導致美匯指數快速走弱。

  美歐、美日國債利差對美匯指數的指示性強,因此利差一定程度上領先於美匯指數。在過去七次美國政策利率不變或加息過程中,美德、美日國債利差均明顯回落,反映出市場對美國與非美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向的預期分化,進而帶動美元下行。而在美元貶值後期,國債利差可能同步或先行於美元回升。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