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導,在與美國政府多輪博弈之後,美聯儲上周終於鬆口,暗示可能降息。這一轉變不僅是美國應對經濟下行風險的策略調整,也意味著全球資本市場即將迎來重要的調整窗口。
8月22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度經濟研討會的講話中暗示,儘管當前存在通脹上行風險,但美聯儲仍可能在未來數月降息。鮑威爾表示,在政策仍處於緊縮區間的背景下,基於經濟前景和風險平衡的變化,“美聯儲貨幣政策立場可能需要調整”。
本屆美國政府就職以來,頻頻向美聯儲施壓,希望迅速推動大幅降息,而美聯儲對此並不買賬,雙方一度僵持不下。就在此次年會召開前夕,仍有多位美聯儲高官出面放風,試圖平息市場關於降息的“熱情”。因此,鮑威爾的講話令市場頗感意外,市場預期美聯儲9月份降息概率迅速超過90%。當天,美國金融市場對鮑威爾的講話作出明顯回應。紐約股市三大股指漲幅均超1%,美元指數下跌0.8%,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超7.5個基點,至4.256%。
歷史上,美聯儲降息周期往往引發跨境資本再配置、匯率體系重構與資產價格重估。不過,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分化、債務高企與地緣政治衝突交織的背景下,此次降息的影響路徑暗藏多種風險,絕非復制以往流程的“流動性盛宴”。
美聯儲降息會削弱美元資產的相對收益,從而推動國際資本從美國流向高增長的新興市場。歷史上,那些有較高利率差和增長潛力的新興市場國家經常成為資本首選目的地。資本流入短期內可緩解當地融資壓力,降低企業美元債務成本,並為基礎設施投資注入活力。不過,資本短時期大量流入也在當地留下結構性隱患。新興市場國家金融體系普遍存在兩大短板:短期熱錢依賴度高與債務美元化風險突出。資本快速湧入可能推高股市與匯市估值,滋生資產泡沫。同時,由於美國經濟前景並不明朗,國內政策不確定性也較高,若美國通脹反彈或降息節奏生變,資金撤離很容易令新興市場劇烈波動。
美聯儲降息會導致美元指數承壓。當前美元指數跌破100關口,若9月份降息落地,美元或進一步走弱。這一變化對全球貿易的影響呈現鮮明分化:資源進口國因本幣升值降低原材料成本,短期利潤空間改善;而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則面臨價格競爭力下滑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