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網評:特朗普2.0時代中美關係何以穩定?
來源:大公報 作者:宋魯鄭(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
特朗普重返白宮不過半年,中美雙方已經激烈碰撞,史詩般過招。雖然從戰略層面講,美國視中國為最大的挑戰者,試圖遏制。中國則力圖跨越民族偉大復興過程最大的障礙。但在戰術層面,由於特朗普個人特質和第二任期的新變化,使得特朗普2.0時代的中美戰略競爭層級下降、領域更窄,更不具致命性,妥協空間更大。所以儘管從中美宏觀的歷史視野來看,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徹底確立美國對華遏制政策,但現在中美有可能進入相對緩和的時期。
特朗普身為商人,有兩大性格特質:一是經濟利益至上;二是喜歡單打獨鬥。在他看來一對一博弈簡單明瞭、高效,更能發揮美國實力上的優勢。
從中美關係來看,這有以下後果。
一是雙方對抗主要在經濟領域。經濟一向不是零和博弈,只是贏多贏少的問題。特朗普第一個任期,中美貿易戰仍能達成妥協協議。現在雙方關稅戰短暫激烈交手後又進入了一個平緩的討價還價階段。更何況經濟是中國所有牌當中最具優勢的牌,進退回旋餘地更大。像中國用稀土迫使美國不得不迅速讓步就是如此:不僅暫停關稅戰,還一再取消或放寬對先進芯片的出口限制。
二是特朗普是以經濟眼光看待所有國家和國際事務,經濟和地緣政治、價值觀脫鈎,敵我不分,根本無視盟友和地緣政治。
因此它的歐亞盟友受到了和中國一樣的無差別待遇。而與美國的關稅博弈成為各國首要事項,而不是配合美國遏制中國。像美國最需要的亞洲盟友和拉攏對象: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度、越南,都在付出巨大代價後仍無法避免高關稅。拜登時期費盡心機和成本建立的盟友體系基本上失去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