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日前,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和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布了“洱海指數”,洱海有了一份量身定制的“體檢報告”。
據測算,2025年上半年,“洱海指數”得分為92.8分,評價為優。據瞭解,“洱海指數”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觀念,兼顧洱海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協調流域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空間”,圍繞“乾淨、清澈、生態、共享”4個維度8項指標,從流域環境改善、湖區水質提升、生物多樣性提高等方面,反映洱海保護治理工作和洱海水生態狀況。
“‘洱海指數’的編制參考借鑒了國內湖泊評價和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相關標準、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體系、太湖流域水生態環境功能區質量評估技術規範等經驗,以及國外地表水評價相關標準,又結合了大理實際和洱海特點。”上海交通大學雲南(大理)研究院院長王欣澤說。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永定表示:“湖泊生態系統健康是維持水質持續改善的關鍵因素。我們注意到,今年1至6月,‘洱海指數’中‘共享’這一目標層評分為97.5,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洱海指數’的發布,既是對洱海保護治理工作的肯定,也具有重要的治理實踐價值和科學研究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