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今年,“深海科技”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海南四面環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深海裝備測試與應用搭建了平台。無人風帆航行器穿越台風,載人潛水器探索深海,科學考察船遠航大洋……在海南,眾多團隊在此攻關深海科技,各種深海科技裝備從這里出發,服務於科研,彰顯出澎湃的創新力。
“信天翁”無人風帆航行器
追風探海 實測數據
台風越來越近,浙江大學海南研究院海洋過程與裝備團隊的成員們各司其職:張小波和同事乘坐小艇,將“信天翁”無人風帆航行器布放到海面上,升帆的航行器漸行漸遠;岸邊,李彥君聚焦屏幕,時刻關注航行器的狀態。
穿越台風,觀測台風內部氣象變化、海洋動力過程等,這是“信天翁”此次探測肩負的任務。
“信天翁是一種善於利用風的鳥,既能在空中翱翔,又能潛水捕魚。以它為名,是希望航行器能憑風借力,航行得又快又遠,也能潛進深海。”李彥君介紹,“信天翁”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海洋探測裝備,升帆時利用風力,收帆漂流時吸收光照發電,低能耗的設計使其能夠長距離行駛,最大下潛深度達1000米,可在台風、中尺度渦等複雜氣候、海洋環境中開展科學觀測。
這次航行,“信天翁”從距離台風北部530公裡處出發,進入台風眼,從東南部穿出,歷時3天。它能自主航行、規劃路徑,在最大風力超過30節的惡劣條件下,將采集到的台風觀測數據實時回傳。
“一次台風實測獲取的經驗,遠超傳統的海測。‘信天翁’穿越台風,各方面性能都經受住了實測檢驗。”浙江大學海南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團隊負責人李培良介紹,“信天翁”收集到的氣象、海浪等數據,為科學家瞭解台風的內部結構、形成機制、演變規律等提供了支撐,將顯著提升台風預報的準確性,增強防災減災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