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黑雨測試”體現香港一流應變能力
http://www.crntt.hk   2025-08-07 15:07:02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網評:“黑雨測試”體現香港一流應變能力

  來源:大公報 作者:梅若林

  過去數天前所未見的八日四黑雨,對香港的社會運作和市民安全帶來巨大挑戰。但在長時間的“壓力測試”下,各界看到,香港應對可以用“穩、快、安”來形容。社會各界穩定應對,交通迅速恢復正常、總體實現無傷亡的結果。這離不開特區政府“超前部署”,以及香港一流的基礎建設,同時也展現出香港社會的團結新面貌。而因不斷增加的極端天氣,社會各界要不斷總結經驗,強化各類應對舉措,鞏固保障港人生命財產安全的“防護網”。

  安然度過非“僥幸”

  全球不少地方都面對各類極端天氣挑戰,相對而言,香港受到的損害明顯較少,而且連續的暴雨對香港社會整體運作的影響也始終處於有限程度。這並非“僥幸”,背後是施政能力、基建水平、社會面貌的綜合反映。

  首先最為突出的,莫過於多個水浸黑點極快回復正常。例如之前柴灣道回旋處、柴灣道長命斜、環翠邨停車場等地方,每逢打風暴雨總是積水難退,對居民生活和當地交通造成極大不便。但今次面對前所未見的連續黑雨,雖然以上地區仍有出現水浸,卻都在極短時間內回復正常,如此高效率可謂前所未見。

  個中原因,在於香港本身優秀而且不斷完善提升的基礎建設。如當局在幾年前,已在柴灣翡翠道加建一條長300米、直徑1.65米的新排水管,並在車路上加快建造集水溝,又在回旋處花園建造臨時地下雨水泵房和進水口,極大提高了極端天氣來襲時的應對能力。甚至之前曾發生過山泥傾瀉的筲箕灣耀興道,今次雖然也出現“瀑布”,但並無造成更大災害,即便山上洪水流到馬路上也沒有引發嚴重水浸。這同樣得益於之前相關部門花了數個月時間,集中修復山坡上的排水渠,把山坡上方引水道的溢流引導往下方,以減少雨水對山體造成的影響。

  其次,黑雨期間沒有出現人命傷亡。回顧過去香港出現暴雨、水災,也會伴隨著有市民不幸死亡的報告。最近便是兩年前的“世紀暴雨”,造成最少兩人死亡,超過140人受傷;再遠一點,2008年6月的大暴雨,同樣導致兩人死亡、逾10人受傷。今次香港短短8日內四掛黑雨,其中一次更懸掛長達11小時,然而除了輕微傷外,至今接獲的傷亡數字卻是0,這放在全世界都是難能可貴的。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