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6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在全球貨物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人們總能頻繁看到中國港口的身影。一座座大型港口晝夜不息,保障著貨物暢通、海運安全。
“大港”更有大智慧。“十四五”以來,中國加快港口智能化建設。目前,中國自動化碼頭規模世界第一、港口作業時效領跑全球,為外貿“大動脈”暢通、國民經濟平穩運行保駕護航。
大港,“大塊頭”也有“高效能”
全球最大的2.4萬箱級集裝箱船和40萬噸礦船可常態化靠泊,全球在航的68艘40萬噸礦船均曾在此停靠……在世界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記者走訪穿山港區、梅山港區、鎮海港區等地,目睹岸線上一字排開的萬噸巨輪、泊位上如林的吊車、堆放如山的各色集裝箱,感受到世界級大港的規模之大、效能之高。
作為天然深水良港,寧波舟山港在數字化浪潮下煥發新的生機。2024年,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達13.77億噸,同比增長4%,連續16年穩坐全球“頭把交椅”;年集裝箱吞吐量達393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1%,穩居世界第三。
中國絕大多數貨物通過海運完成,外貿海運量全球占比超三成。面對不斷增長的往來船舶和貨物,中國港口如何做到得心應手?
不久前舉行的2025海絲港口合作論壇上,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發布《世界一流港口綜合評價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展示了中國港口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
看集裝箱吞吐量——全球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有6個是中國港口,前20名中有9個是中國港口,上海港以超5000萬標箱的吞吐量穩居首位;2024年,中國的寧波舟山港、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實現兩位數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