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文保視聽作品助力文物鮮活起來
http://www.crntt.hk   2025-07-28 11:36:29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今年5月,文物保護題材電視劇《護寶尋蹤》自開播到收官持續引發熱議。無獨有偶,近年來,《登場了!洛陽》《趙小姐的日記》《西夏死書》等文物保護題材視聽作品不斷湧現,並逐漸精品化,助力文物鮮活起來。

  講好文物故事

  文物是歷史基因的密碼圖譜,文物保護工作是解讀與傳承這部圖譜的關鍵之一。視聽作品講好文物和文物保護背後的故事至關重要,其基本創作思路,是讓人物和情節“落地生根”。《護寶尋蹤》在創作采風階段,就深入陝西西安霸陵考古現場和秦始皇陵修復工坊等考古一線,切實瞭解文物考古的細節;進入劇本論證階段時,由考古領隊和文保專家組成的顧問團隊又為劇組提供了大量考古發掘報告和文物測繪地圖,確保涉及考古發掘、文物修復和場景復原的情節既有看點又具科學性;在成片審查階段,創作團隊對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亞字型”大墓等專業表述和絲織品加固等技術場景進行逐項核對、逐幀校准。這些嘗試都努力將文物及文物保護背後的故事敘述清楚,做到大眾審美和專業表達的平衡。

  隨著影像技術和理念的提升,文保題材視聽作品講述文物故事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河南是國內大遺址分布極為密集的省份,河南廣播電視台等單位接連打造《足跡》《文博河南》《發現鄭州·先秦篇》《閃耀吧!中華文明》《叩問殷墟》等視聽作品,從不同角度、用不同藝術形式,通過文物講述中原歷史。《叩問殷墟》是少見的廣播劇形式,用戲中戲的結構,以電影編劇的口吻,設定內地和台灣兩地甲骨文專家的雙重視角,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藝術化地講述了殷墟考古中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向聽眾介紹了歷史人物和文保知識。《閃耀吧!中華文明》則緊扣青年觀眾群的觀看需求,通過懸疑解謎、熱血國漫等形式,以考古現場、國家級博物館、歷史遺跡為依托,回答關於文物的未解之謎,將考古遺跡的故事講述得更具年輕態和質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