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開創AI時代香港國安普法新範式
http://www.crntt.hk   2025-07-22 18:38:41
 

  第三,案例庫實現從“法官獨白”到“公民對話”。把裁判觀點映射到日常場景:一條社交媒體帖文是否構成煽動?一場遊行何時越過合法邊界?案例庫可設計“情景問答”介面,讓市民輸入行為要素,系統即刻匹配類案裁判要旨,輸出“風險等級+合法建議”,實現“以案釋法”的即時化、個性化。

  案例庫讓大模型“長”出國安價值觀

  案例庫的數據來源主要是香港司法機構官網、律政司官網等權威網頁。通過結構化清洗判決、條文、立法會紀要、法律釋義,構建“香港國安全域知識圖譜”,節點覆蓋法條、罪名、量刑因數、法官說理、學術評論、媒體報導六類實體,邊權重體現引用頻次與判例級別。

  檢索增強(RAG)是案例庫的重點。通過把圖譜作為外部記憶,研發並推廣香港國安法律大模型,提供精準答案。例如,當用戶提問“校園張貼‘光復’標語是否違法?”模型首先檢索圖譜中“煽動分裂國家罪─校園場景─張貼行為─主觀意圖─刑期4個月”的類案鏈,再生成“要件匹配+風險提示+合法替代方案”的復合答案,避免大模型因訓練語料偏差而“胡說八道”。

  同時,案例庫也確保價值觀對齊。引入“國安法律價值觀干預層”:在模型輸出前,自動比對答案與知識圖譜中“官方釋義”與“終審法院觀點”的語義相似度,低於閾值則觸發重生成或人工覆核,確保每一次交互都在國安法律價值坐標系內運行。

  通過場景落地把普法嵌入每一次AI調用

  案例庫的教育場景。通過與教育局、辦學團體合作,把案例庫API接入中學通識科、大學法律基礎課。學生完成“虛擬判案”練習,系統即時調用裁判觀點,給出“法官視角”回饋,讓“一國兩制”法治教育從一般學習變深入探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