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灌溉方面,工程應用了智能節水灌溉設備等,不僅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還避免了過度灌溉對土壤結構造成的破壞。
這個以前不懂專業知識的姑娘,在工作中漸漸成長為養樹好手,對自己所負責片區中的樹了如指掌:“這是油鬆、白皮鬆,那邊是側柏……”
像澤仁巴西這樣的人還有許多。截至目前,該工程已累計帶動群眾就業900萬餘人次、增收29億餘元,有效實現了生態與增收“共進”、增綠和發展“雙贏”。
共享一片綠
拉薩兩島生態公園內,柳樹、紫丁香、桃樹、榆樹、雪鬆、蘋果、垂柳、國槐……近40個品種的樹木再次“安家落戶”。綠化工人每天定時定點為它們澆水、除草、施肥,像呵護孩子一般照看著這些“樹寶寶”,讓它們能夠安心在雪域高原成長。
位於拉薩河南岸的南山公園,是拉薩的“網紅景點”。受惠於南北山綠化工程,這里樹木林立,滿目蒼翠,每天入園上山游玩的市民、遊客有3000至5000人,節假日可達1.8萬人次,已逐步形成集休閑游憩、旅遊觀光、健身娛樂等為一體的打卡地。
…………
如今,拉薩市民可以享受綠意盎然的生活。目前,拉薩市已建成13個自然保護地,總面積達81.89萬公頃,濕地保護率達到7%。今年,拉薩計劃實施19條生態廊道建設、6個口袋公園提升,構建起“城在林中、村在綠中”的全域生態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