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6月20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拍攝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台北7月20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過關稅戰,介入各國政經結構調整,長遠而言,將影響全球產業發展與投資趨勢。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19日在網路節目《下班國際線》提到,特朗普要做的一方面是要打消國債,另外一方面,特朗普在打的是一個全球地緣經濟的版圖重新整理,叫做“唯美國獨尊的再全球化”。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翁履中指出,特朗普要的當然是美國偉大、美國的利益,其實從海湖莊園協議到2025年計劃,都在這些劇本裡面寫得非常清楚,特朗普要求的是希望能夠爭取美國國債能夠下降,他透過的方式,第一個就是收關稅、第二個是聯儲局利息要下降,這兩件事情最近都一直聽到他在做,那關稅就是在檯面上,可是在關稅部份我們又看到好像亂無章法,今天喊一個價錢、明天喊一個價錢,甚至特朗普說出了90天的寬限期。
翁履中表示,我們要瞭解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他不是傳統的政治人物,“有沒有發現,他其實所有的事情都有彈性、都有他自己的說法,永遠都是所謂的‘特朗普贏學’,都是他在贏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事實上,90天他也可以再延長,他的關稅開出來的條件變化非常多,不然就不會有所謂的TACO出現,所以90天是他喊的,是不是贏,或者是否真的談到理想關稅,是特朗普決定。
翁履中接著表示,特朗普所期待的就是希望能夠打消一些美國的國債,從實際的數字可以看到,特朗普1月上任到現在,美國政府收到的關稅稅收已經超過1000億美金了,理性來說,大家都知道可能會有通膨問題、物價會上漲,可是美國一般老百姓看到新聞上面說“我們收到1000億關稅”就會開心,而且特朗普還會告訴老百姓,“ 世界所有國家都向我們稱臣了”,特朗普就是要各國向美國俯首稱臣。
翁履中指出,特朗普在打的是一個全球地緣經濟的版圖重新整理,叫做“唯美國獨尊的再全球化”,我們說全球化已死,可是其實特朗普要的是一個新的典範,在特朗普的模式當中,世界各國都只能在美國的安排之下享有某種產業,如果跟美國不好,就不在所謂的“再全球化”過程當中。 |